為了這個等,我需要停止前進的腳步。因為我擔心由于走太快反而使他追不上我,所以我需要駐足。但是我發現這它吖的服務區容不下我這尊“站神”,此外站成一尊雕像也不是我行事的風格。思來想去后,我打算在那個躊躇鬼沒有完全歸順之前我暫時不使出省界限。所以我決定往北,去找我的另一個朋友老劉。
我曾經和老劉一起創過業。在我們讀大四的時候,他積極響應政府大眾創新萬眾創業的號召,在家庭條件優越的基礎上,成立了一個科技有限公司。隨后他找了我們。當時我們都非常看好物聯網的發展方向,覺得未來鐵定是物聯網的天下。所以我們一群人抱成團說干就干開啟了自己的夢想。
我們這群人一共有五個人,當時我們的宏圖畫得比較宏偉,就是想把世間所有“死”的東西“活”起來,讓它們具備自動化和自主化功能。
為了這個宏偉的計劃能夠實現,我們把藍圖細化,最后決定先做智能家居。因為我們不徹底的調查研究發現,當下人民的生活水平完全可以消費智能設備。而當時語音技術還不夠成熟,我們想法是讓所有家電設備都能夠實現語音調控和AI對話。誰想這是一個很系統且復雜的工程,當時的我們有點年少輕狂了。
公司成立之初一切運轉良好,我們拿著創始人的研發經費開始埋頭苦干,為自己以為可以賣火的智能家居用品嘔心瀝血。但我們分工比較混亂,因為創始人沒對公司做系統的規劃以及職能分工。此外我們五個人都是學計算機出身的,大家空有一個宅技術,沒有出彩的文案策劃功底,所以在尋求贊助以及融資方向上走得尤其狼狽。
而當時的我們覺得只要是金子就總會發光的,所以一門心思搞研發,想著要用實力說話,然而我們的實力也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強硬,雖然編程大家都會,但都不夠專精。而對于技術不專精這個事實,我們進行自我寬慰的辦法就是想就現在飛速發展的社會而言,等某個技術精通了,這個紅利也基本就消失了這個理念,所以我們要做的就是突破。
但由于在突破的過程中,我和他們發生的矛盾是最多的,因為我更偏重于產品的綜合效能分析,所以我總能找出一個又一個的負反饋問題拋還給他們。說白了其實我就是給他們挑刺的。
我們團隊中有個叫老張的,他是唯一一個去深圳深造過的人,可以說他是我們團中的程序門面,但是這廝眼光比較短淺,他只會實現需求而不會考慮該需求的延續性問題。所以他做出的產品,功能基本都能實現,但負反饋問題就多如牛毛。為此我多次和他據理力爭,而他總是仗著自己的技術實力回我一句“you can you up”,基于技術上的實力我辦法“up”,只能跑去找掌握實權的創始人反饋,創始人偏愛“人才”做出了“棄車保帥”、息事寧人的態度,對我的提議敷衍了事。慢慢地我也就和他們的分歧越來越大,他們總覺得我太刁鉆,而我總覺得他們不負責任。
我和他們一起干了三個月后,我開始心灰意冷,覺得公司的文化性質太草率,也就道不同便選擇不相為謀了。
離開公司的那一刻我想這公司是沒前途可言的,因為他們任性得沒有格局可言。
離職后的我開始到處投簡歷、面試。但沒有一次是成功的,因為好的公司看不上我們這類初出茅廬的小白,而一般點的公司我又看不上。迫不得已我的涉獵范圍變得越來越廣,開始夸行業求職,從科技到銷售到金融再到教育。我不知道面試官是不是對我有誤解,還是我對這個社會有什么誤解,導致我老是想不通他們的腦回路,因為搞教育要我寫出一本教材來,搞銷售的要我在實習期賣出二十萬的保險,搞金融的要我在實習期拉一百萬的基金啟動資金。我想這群人鐵定是把我當首富或者資深教育家戲耍了,所以才如此看得起我。
在求職期間,有個公司邀請我寫地方志,給價是四分錢一個字。我不知道這個公司的美好設想是怎么來的,我只知道在他們眼里正常人一個月能寫個二十萬字是沒有任何問題的。為此我很懷疑自己的產字能力,因為我這類日產百字的字農,如果按他們給的價格寫書的話基本上是吃土了。
再后來我也就找到了這個宏圖規劃相比較而言正常的公司,并入職。但是老干著一份不熱心的工作心里總是有些憋屈。我不知道這個世界到底有多少人為了生存而違心地做著一大堆自己不喜歡干的事,我只知道這會讓人產生一種在浪費生命的錯覺。
在我求職的這段時間里,我道聽途說地了解到老劉的公司因拉不到贊助商而改行搞電子商務了。之后為了節約場地租金,他把公司地址從省會城市遷移到了家鄉的城市。老劉改行做電子商務后,得力于產品專家們的宣傳,他們買的東西大火。老劉也借此賺得盤滿缽滿,不出半年就全款提了一輛奧迪A4。在別人眼里老劉全然變成了一個成功人士。那個時候,我有懷疑過我這種如履薄冰、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理念,是不是真的反而不適合生存!
在服務區加滿油后我和老劉取得聯系知道他在老家的城市后,我開車滑下了高速,同時改變了導航的目的地奔向他家。在我的印象中老劉混得不錯,因為我平時在朋友圈里老看見他發一大堆吃喝玩樂的動態,各種奢靡生活證據一應俱有。而此時的我想看看他成功的境界到底達了何種高度。
在去往老劉家的路上我想了很多,突然間我發現計劃趕不上變化這個真理,因為這一路來我的心血來潮不斷地改變著我的計劃。這種改變讓我心里滋生了一些不爽快。我暗地里告誡自己,想等這次結束后一定要矢志不渝的做計劃里的事,不能在中途搞出什么幺蛾子岔去別的地方耽擱、改變我最原始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