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2 什么是圖形化積木編程

Scratch圖形化編程的突出特點,就是將一條條字符指令變成圖形塊。然后把這些代表程序語句的圖形塊像搭積木一樣,通過拖曳組合,就可以構造成一個個完整的程序。在Scratch里,這些圖形塊被稱為“積木塊”。

對中小學生而言,每天的課程表是他們最熟悉的日程安排,我們可以把它看成每天的流程安排,也可以看成每天必須完成的“程序”。圖1-4就是作者開發的課程表程序,而本程序應用的所有積木塊如圖1-5所示,其中,最左邊的一排積木為命令積木,每個積木圖形上都有凸起或凹槽,這些積木可以通過凸起或凹槽連接在一起;中間和右邊兩排積木為課程名稱積木,都屬于參數積木,這些積木都是橢圓形狀,它們不能和別的積木上下連在一起,只能作為“參數”輸入到所需要的命令積木的某一空白位置處。例如,這些課程名稱只能輸入到默認值為“數學”的白色橢圓方框內。

圖1-4

下面以星期二的課程安排為例,詳細介紹一下這些積木塊的使用方法。

(1)在最左側的模塊列表中打開“課程表”模塊,在其右側就會顯示出該模塊的所有積木,如圖1-6所示。

圖1-5

圖1-6

(2)在“課程表”模塊的積木里選擇,將其拖至右側空白的代碼區域,將“星期一”改為“星期二”。

(3)選擇積木,將其拖至右側的代碼區域,使其吸附在的下方。吸附的意思就是使上下兩個積木塊的凸起和凹口連接在一起。繼續選擇參數積木,將其拖至右側的代碼區域,由于該積木為橢圓形的參數積木,不能和已經擺好的命令積木上下連接在一起,我們只能將其放置在的白色橢圓方框內。完成后的代碼區積木塊組合如圖1-7所示。

圖1-7

(4)第二次選擇積木,將其拖至右側的代碼區域,使其吸附在的下方。將“第一節課”改為“第二節課”,選擇參數積木,將其拖至右側代碼區并放置在的橢圓方框內。

(5)選擇,將其拖至右側代碼區域,并吸附在的下方。

(6)第三次選擇積木,將其拖至右側代碼區域,使其吸附在的下方。將“第一節課”改為“第三節課”,選擇參數積木,將其拖至右側代碼區并放置在的橢圓方框內。

(7)第四次選擇積木,將其拖至右側代碼區域,使其吸附在的下方。將“第一節課”改為“第四節課”,選擇參數積木,將其拖至右側代碼區并放置在的橢圓方框內。

(8)選擇,將其拖至右側代碼區域,并吸附在的下方。上午課程排完后代碼區積木塊組合如圖1-8所示。

圖1-8

(9)第五次選擇積木,將其拖至右側代碼區域,使其吸附在的下方。將“上午”改為“下午”。選擇參數積木,將其拖至右側代碼區并放置在的橢圓方框內。

(10)第六次選擇積木,將其拖至右側代碼區域,使其吸附在的下方。將“上午”改為“下午”,并且將“第一節課”改為“第二節課”。選擇參數積木,將其拖至右側代碼區并放置在的橢圓方框內。

(11)選擇,將其拖至右側代碼區,并吸附在的下方。

(12)第七次選擇積木,將其拖至右側代碼區域,使其吸附在的下方。將“上午”改為“下午”,并將“第一節課”改為“第三節課”。選擇參數積木,將其拖至右側代碼區并放置在的橢圓方框內。

(13)選擇,將其拖至右側代碼區,并吸附在的下方。

至此,所有的積木塊編寫完畢,程序如圖1-9所示。在Scratch中,這就是編程過程。概括地說,在Scratch中編程就是選擇積木、調整積木和擺放積木的過程。大家可以嘗試把一周五天全部的課程表都做一遍。

假如每天的課程表都一樣,就沒有必要把每天的課程表都重新編寫一遍,這種情況下,我們就用到了循環,也就是另一種積木,稱為“C型”積木。該積木一般用于重復循環執行某些代碼。圖1-10所示為采用循環積木所編寫的課程表程序,表示同樣的課程表要執行5次。將圖1-9的程序修改為圖1-10的程序,所需的具體操作如下:

(1)將鼠標光標放在積木上,然后拖動鼠標將及其以下所有的積木塊組合從下側剝離。

(2)刪除最開始的積木塊

(3)選擇,將其拖至右側代碼區。注意,不要和它下面的代碼積木連接在一起。

(4)選擇,將其套在及其以下所有的積木塊組合的外面。

(5)移動,使其和的上部凹口連接在一起。

圖1-9

圖1-10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河县| 塔河县| 西藏| 武安市| 沧州市| 阿坝| 阿坝| 彰化市| 金塔县| 苍梧县| 安宁市| 囊谦县| 腾冲县| 晋江市| 万山特区| 德保县| 广昌县| 通渭县| 麻江县| 高邮市| 韩城市| 台前县| 郎溪县| 正阳县| 万宁市| 赫章县| 道孚县| 绵竹市| 鹤山市| 宁都县| 胶南市| 黄山市| 临沂市| 丰顺县| 莆田市| 永顺县| 定日县| 马公市| 体育| 七台河市| 瑞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