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郎本身就是個江湖騙子,哪里面對過這種場面,他還能打出一個昆陽之戰不成?
王郎自以為是,想了個辦法:我是宗親之后,我大不了放低身份,和劉秀求和唄,他還敢不答應?
劉秀:你真當你什么人呢?你不會到現在還假戲真做了吧?
劉秀斷然拒絕了王郎的“好意”。他就要收拾收拾這個囂張的東西。
過了不久,劉秀大軍包圍邯鄲城。
二十天過后,邯鄲城內有一個叫做李立的和劉秀里應外合,邯鄲城破,王郎逃竄,最后身死國滅,為天下笑。
所以說大家千萬不要做那種不學無術,還有用一些虛名來掩飾自己的人,這些就像浮土一樣,終究會散的。
更始帝此時悲喜交加。
更始帝:這個王郎終于滅掉了。等等,這個劉秀咋辦?他現在功名有點多呀。已經有點功高蓋主了,我要收拾收拾他。
更始帝:劉獨秀啊,劉秀啊,你這次功勞不小,朕打算封你為蕭王,你帶著人回來領賞。我一定會重重的賞賜你。
耿弇和劉秀說:老大,你別回去,和他要兵。
劉秀:都打完了,要兵干什么?我們不是要回去嗎?
小耿:你真的想回去?你確定你想回去。
劉秀:要不然呢?我不回去我怎么辦?
小耿:你就不想做大事?你覺得他讓你回去是干嘛的?你覺得他不會殺了你?
劉秀察覺出了他的意思:你再亂說我取你小命。
小耿:你當我看不出來?您是池中物?我今天就算是死我也要說出來。
劉秀此時知道小耿真心幫自己,就和劉玄說:不了不了,我們是綠林軍的好漢,得沖在前面,我就吃點苦了,您派點兵給我,我怕守不住啊。
更始帝自然不傻,他知道劉秀野心已經暴露。但是現在的情況已經讓他難以應付,現在內部簡直就是一鍋粥了。他必須要先安穩住,這個有野心,但是還沒有爆發的劉秀。
什么銅馬、大彤、高湖、重連、鐵脛、大槍、尤來、上江、青犢、五校、五幡、五樓、富平、獲索是紛紛想要分一杯羹。
但是,這些盜賊沒有想到,他們就是一只只野兔,劉秀這只老虎已經饑渴難耐。他們都是充實劉秀口袋的那些金幣。
劉秀拜吳漢、耿弇俱為大將軍,向幽燕要兵。
苗曾:我不同意。我為什么要給你兵啊?
吳漢:我看你不想要你的狗頭了!
吳漢可不是什么軟弱的人,沒有時間和他繼續理論,斬殺苗曾,奪了兵權,支持劉秀。
然后劉秀大破銅馬,安撫將領,使得銅馬軍成為了他的主力部隊。然后劉秀進攻河內,河內太守投降。可以說是戰無不勝。
而那個不聽劉秀話的謝躬被擒拿,因為拒絕投降被斬殺。劉秀實力如同火箭一樣升天了。更始帝也無法控制。
與此同時,樊崇等人的赤眉軍已經是節節勝利。不過,他們面臨著一個嚴重問題:強弩之末,不能穿魯縞也。但是他們并沒有意識到。更不會知道有人已經對他們虎視眈眈。
赤眉軍此時已經疲勞不堪。劉秀卻對他們了如指掌,他讓寇恂守住河內,作為后勤供給人員。拜馮異為孟津將軍,統魏郡、河內兵于河上,以拒洛陽。劉秀親送鄧禹至野王。
這時候,赤眉軍和更始帝打得不可開交,劉秀樂意做個漁翁,看鷸蚌相爭。
但是劉秀也沒有閑著,也在擴大自己的影響力。
但是吧,一不小心,劉秀輕敵了,他孤身一人脫身重圍,也沒有人知道。
軍心自然就不定了。
吳漢此時站了出來:“怕什么?劉秀兒子還在呢,就算他真的沒了,咱也不怕!他沒了,我們就立他兒子,怎么了?”
可以說,吳漢的話保全了劉秀軍隊的實力,也讓他獲得了劉秀的信任,要不然云臺二十八將第二的交椅咋來的。
不過這個劉秀到底到哪里去了?他是生還是死呢?他能不能成功?
欲知后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