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掃清了項羽的余黨之后,也就登上了寶座,成為了漢朝的開國君主—漢高祖享受起了偉大的皇帝生活。(當然,現在不叫漢高祖)
劉邦繼位之后,首先來了個總結。
他呢得意洋洋問群臣:“你們知道我為什么會成功呢?你知道項羽他們為什么不能成功嗎?”
群臣就說劉邦怎么英明神武啊,說他怎么仁義啊。然后說項羽這個人吧,剛愎自用什么的。
劉邦這時候還是比較謙虛的,搖了搖頭:“我的成功因為三個人,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我不如張良。在后面搞后勤,保證軍糧供給,我不如蕭何。率領成千上萬的士兵攻必克,戰必取,我不如韓信。我能得到這三個人,所以我成功了。而項羽這個人吧,只有那種富人之人,然后對于手下人其實不是很舍得花錢。他手下的人才也不多,就算一個范增吧,也被他自己氣回家了?”
這三個大功臣現在在干什么呢?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百家兵仙韓信,韓信這個人其實還是比較懂得感恩的,他首先報答了漂母。然后令人折服的是他去找之前那個羞辱他的少年,還給他小官當當。
張良呢隱居了,他知道鳥盡弓藏的道理,他不想被卷斜進一些漩渦之中,自己也沒有什么名利之心,也就隨赤松子游去了。
蕭何繼續跟著劉邦做秘書之類的工作。不過這個人嘛,比較低調,加上老下屬關系,并不是很擔心劉邦滅掉自己。
這時候,劉邦還在招納賢臣,不能只靠這幾個人吃飯啊。順便把劉邦還要清理一下,那些劉邦的對立面的人物。
他看上了田橫。田橫現在帶著幾百壯士在海上漂流,過的生活也是非常艱苦。
雖然田橫這個人原來和劉邦有點仇,但是劉邦很賞識他,覺得這個人能力很強。
劉邦就說了:“老田啊,你跟著我有肉吃的。想要大塊吃肉大碗喝酒嗎?那就來加入我吧?!?
老田不打算跟著他。田橫覺得自己本來也是南面稱孤的存在,現在要俯首稱臣!你說你讓一個老大去做一個老二,甚至老三老四老五,你說他能愿意嗎?
于是田橫遇到劉邦使者后派人把頭送到劉邦那里。然后那兩個壯士自殺了。
劉邦一看,直接懵逼,覺得這幾百個人全都是英雄,想召集他們。
結果很明顯,幾百壯士全部自刎。
也是很悲壯了。
劉邦又看上了季布。
群眾:你是不想讓季布活了嗎?
不過他原來挺想滅了他的,因為季布這個人吧,當時在項羽手下給劉邦帶來了不少麻煩。
后來呢有一個人(當時窩藏了季布)就勸說劉邦:“人家各為其主嘛!人家當時又不是你這人,為什么要幫你做事???”
劉邦覺得很有道理,也就寬恕了季布。
不過大家對于季布了解更多的是一諾千金。
據說當時季布是君子一言駟馬難追,深得大家尊重。
有一個曹丘生就想借這個機會,趨炎附勢。
可是季布為人正直,不高興理他。曹丘生呢,也沒說什么,就到處宣揚“得百金不如得季布一諾?!?
季布看這個人真的想幫自己,這才與這個人關系改善。
季布應該是比較舒服的,相比之下,另一個人就有點慘了。
這個人叫丁公,是季布的弟弟。丁公其實對劉邦有功,當時丁公追殺劉邦,劉邦回頭說了句:“大家都是人才,自相殘殺干啥子?”
丁公覺得劉邦很給自己面子,就放了劉邦。按理說這可是救命??!但是大家要注意呀,你放了人家,你這是君主的規定嗎?不是你就是違規,那么劉邦也可以問一個問題,假如說我遇上匈奴了,我好不容易抓到匈奴單于,結果你給他放了,那我怎么處置?人情歸人情,法律是法律,沒有一個君主不喜歡忠臣,只不過呢,他們認定的忠臣是不一樣的。
這不,這劉邦一繼位,丁公就來邀功請賞了。
你說人家沒找你殺你就算好的了,你還擱這自己來送人頭呢。令他意外的是:劉邦一聲令下,把他干掉了。
丁公到死都沒明白自己干了什么。
實際上,劉邦覺得:丁公這個人不忠,今天我得了他的恩惠,明天他又幫助哪個人怎么辦呢?
劉邦上位后政策怎么樣呢?能不能繼續實現他,所謂的約法三章,能不能真正的推翻秦朝的暴政改朝換代?
欲知后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