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酈食其自己可能是為了立個大功,主動請纓,要去游說齊王。
話說這個酈食其的口才是真的不錯,他鼓搗那三寸不爛之舌,很快和齊王說:“我們不會打你的,你看我們漢王現在是如日中天,跟著我們絕對有飯吃。跟著項羽,可能過三百年都沒人給你封賞的。”
這個齊王也知道自己確實很弱,也知道項羽是個鐵公雞,一毛不拔,其實也想找一個大靠山,這個酈食其搖首弄舌這么一說,齊王就心動了。
可是酈食其的死也不是沒有原因的,這個酈食其沒有和韓信事先說好。韓信這時候覺得時機已到動兵了,就在酈食其快要談妥時,韓信帶著兵馬浩浩蕩蕩開過來了。
齊王此時覺得酈食其可能只是沒有事先溝通好,第一反應就是抵擋。
這個酈食其還不知道韓信干嘛的,還在旁邊鼓搗:“撤掉,他來談判的。”
齊王也覺得大家都說好了,漢軍出爾反爾沒什么意義。
誰知道,韓信到達了齊國國都旁邊,這才知道酈食其已經說好了。
韓信一想:既然大家說好了,就撤吧。總不能讓人家酈食其為難吧。
但是手下蒯徹站出來勸說他別這么做。
韓信感覺很奇怪:為什么呢?這不是明著要害酈食其嗎?
你現在撤,前功盡棄,功勞還不如一個儒生?
韓信畢竟作為一代名將,做事果斷,一咬牙,就是繼續進攻。
眼看著韓信不僅沒有撤軍,反而高歌猛進,齊王這就忍不了了,問酈食其是怎么回事?
酈食其是百口難辯。
齊王看這個酈食其又找不到理由,就把他扔到爐子里煮掉了。
就這樣,酈食其光榮地犧牲了。
不過,酈食其被殺掉了。韓信還是打進來了,因為實力差距已經不是一點半點了。
與此同時,項羽忙完打梁國,聽說了這件事也殺過來了。
項羽也知道現在劉邦非比往日,就準備把這個劉太公(也就是劉邦)烹了來威脅劉邦。
結果劉邦很無賴了,他說了一句:“我和你結成過兄弟,我爹就是你爹,你把他煮掉了分我一碗肉。”
劉邦估計也不是真的想把他爹煮掉,而是想告訴項羽:“你別用這個來要挾我,沒有用的。”劉邦為什么敢如此?因為殺了劉太公項羽沒有好處,反而會讓民心大降。
項羽一來察覺到了這個意思,二來這事沒有意義,三來自己好面子,就放棄了。
接著,項羽朝著劉邦大吼:“有本事你和我打架?”
劉邦搖了搖手:“不打不打。”
然后劉邦派了手下的神箭手樓煩想射死這個項羽。結果樓煩一見項羽,項羽就怒氣沖沖地瞪著他,樓煩氣泄了,箭掉了下來也沒發出去。
劉邦覺得是自己出場的時候了,邊境只有龍才能鎮住龍。
最后劉邦跑到前面,伸出手來沖著項羽就數落他:“老子縱橫天下,你這家伙不過就是吃老底,還不干好事。”
項羽是惱羞成怒:“你小子給臉不要臉時不時啊?”拿起弩就是一箭。
劉邦大叫一聲,翻身落馬,手下立刻把他救回去了。
被打成這樣了,劉邦只能回到家里了。
大家要問了:韓信呢?
去追齊王了。現在趕回來了。
項羽一看這個劉邦就是個縮頭烏龜,干脆調轉馬頭讓龍且去打韓信。
這個龍且雖然也是老將名將,但是這次運氣沒這么好了。
龍且剛開始對韓信就不是很重視,認為這個韓信徒有虛名,一打就沒了。
驕兵必敗。
韓信把水拉起來然后放下去,在洪水之中,龍且大敗。
龍且自己呢?被彭越斬殺。
項羽又失去了一個得力干將。
有功必賞,張耳被立為趙王。韓信憋屈了:我呢?
這時候齊國田橫準備接替為齊王,韓信就寫了封信給劉邦,說要做個假王。
劉邦一聽,當時是拍案大怒,不過張良突然踩了他一腳,讓他停了下來。
為什么呢?
欲知后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