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韓馥自己的手下先反叛了。這個將領叫做麹義,他呢,和這個韓馥打了一仗,把對方打得落花流水。
袁紹抓住機會勾結麹義:敵人的敵人就是我們的朋友。兩個人就拉起手來一起對付韓馥。
不過袁紹他們覺得兩個人恐怕還不夠,袁紹就想辦法又拉來一個人。
這個人名叫公孫瓚,公孫瓚呢,手上有一支白馬義從,是為了抵御胡人而特地挑選的精銳騎兵,據說是全員騎白馬,由于其特殊用途,戰斗力也是不低的。公孫瓚倒不是真的和袁紹關系多好。
公孫瓚:我就想撈點油水。
公孫瓚和袁紹兩個人想要偷襲對方,就找了個理由:那個董卓這兩天又不知天高地厚了,我們去打他。
韓馥覺得這兩個人真打董卓了,那是個高興,說不定還準備怎么搗鼓呢。
突然,小兵來報告了:公孫瓚帶著人來打我們了?
韓馥:喂喂喂,我可不是董卓好嗎?
公孫瓚:你就當我眼瞎了吧。
公孫瓚帶著人沖向了韓馥。
韓馥呢,肯定不敢再打了。
雪上加霜的是什么呢?袁紹的大軍也在逼近。韓馥現在算是搞清楚了:這兩個家伙想要結盟,然后把我給吞了。
那么手下想了個什么辦法呢?
肯定不是打架。投降唄。
其實這是很多大臣都會采取的一種方針。因為這些大臣投降了之后還是大臣,但是南面稱孤之人卻也變成了大臣,所以真正的受害者只有失敗者的老大。
當然還是要找一個堂而皇之的理由。
他們是怎么說的呢?
你如果現在把地方讓給袁紹,那么公孫瓚就會站在兩者的對立面,而你也可以穩如泰山。
韓馥本就是個慫逼,聽到這個事情肯定是無比恐懼,不顧有一些大臣的反對,投降了。
而這個計策的最終得利者是誰呢?只有袁紹。袁紹非常高興做一個坐享其成的人,他給韓馥一個假的封號,不給他實權,然后自己把韓馥的地都給吞了。
這種軟弱的韓馥,在亂世中只能失敗,不久之后,袁紹的部下為了迎合袁紹,前去欺負韓馥。韓馥一來膽小怕事,二來生性多疑,自然非常害怕,最后竟然自殺了。
曹操呢,此時打敗了東郡守將,袁紹也就做個順水人情,讓他做了東郡太守。
不過諸侯之間的關系卻是越來越僵持。在這個時候,袁術和公孫瓚因為一些自己的問題鬧騰了起來。
袁術:你小子和我搶地盤?
公孫瓚:咋滴不服?
袁術:你知道我哥哥是誰啊?
公孫瓚:你哥哥是我盟友。
雖然是是親兄弟,但是袁紹也要考慮自己的利益啊。再加上袁紹這個人本來就刻薄小氣,成不了大事,一點事情就來火了。袁術和自己的哥哥袁紹之間的裂痕也越來越大。
當然,由于袁術的原因,袁紹也沒有能和公孫瓚保持多么良好的關系。事情的起因是這樣的:
公孫瓚雖然現在和袁術關系比較僵,但是自己的弟弟還是在袁術那里做事。這就很尷尬了。
公孫瓚弟弟一不小心被亂箭射死了。
公孫瓚:你和我作對,殺我弟弟干啥子?
袁術:關我啥事?又不是我殺的。
公孫瓚:我不管,死在你的軍隊里面,就是你害的唄。
袁術:要不你去找我哥哥?
袁紹:關我啥事?
公孫瓚:我不管,你袁紹是萬惡之源。
公孫瓚糾集人馬圍攻袁紹。
袁紹手上好多人都倒戈了。袁紹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就把一塊地分給了公孫瓚的一個堂弟,想借此安穩住公孫瓚。
但是吧,你認為人家公孫瓚家和你袁家一樣天天互掐嗎?
公孫瓚堂弟很快帶著人去見了公孫瓚。
袁紹那是目瞪口呆。
當然,袁紹也不是只會送地,他也會惹是生非。
這不,袁術派孫堅去收拾董卓,等到孫堅回來的時候,發現自己的地盤已經被袁紹吞了。
孫堅:什么玩意!這哪里是打董卓?這不是職業互掐嗎?
那么我們心心念念的“忠臣”劉備呢?
欲知后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