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eb全棧開發:從入門到實戰
- 董雪燕編著
- 808字
- 2021-09-30 19:57:03
1.3 Web應用開發模式的演變
20世紀90年代初,Web剛剛興起的時候,市面上只有極少數的網站,人們可以通過在瀏覽器的地址欄中輸入網址,實現對目標網頁的訪問。
隨著Web應用的數量越來越多,單靠記憶網址就不太現實了。于是就有了以搜索引擎為入口的方式訪問網頁,比如百度搜索。這時好像不用再手動輸入網址,但如果仔細觀察搜索主頁地址欄的變化,你會發現,隨著關鍵詞的輸入,地址欄一直在發生變化。接著,隨著操作者點擊某一條搜索結果,地址欄也一直在發生變化。所以,從本質上來說,我們依舊是通過網址訪問網頁上的資源的。
QQ為什么不用通過瀏覽器打開?
這個問題很睿智。要回答這個問題,不得不提到Web程序的兩個分類,一個是C/S架構,另一個是B/S架構。這里的C代表Client,表示客戶端,主要指本地計算機。而B表示Browser,即瀏覽器。所以,以上提到的網站是屬于B/S架構,只要你的計算機安裝了一款瀏覽器,就可以通過在瀏覽器的地址欄中輸入網址來訪問網頁。而QQ則是基于C/S架構的應用,一旦你安裝了QQ,就相當于在本地計算機安裝了客戶端程序,而你每次和朋友聊天,都需要向騰訊服務器端程序發起訪問請求,它會對你要聯系的朋友進行身份驗證以及消息的篩查,并保證消息的傳輸。
其實,B/S和C/S架構的區別除了安裝程序的支持不同之外,最重要的區別是B/S架構能夠做到,只需要開發一套程序就可以通過跨平臺的瀏覽器實現訪問。而C/S架構的程序則需要開發兩套,一套安裝在服務器端,另一套安裝在客戶端。
手機本身就是為了更方便地通信。因此,選擇B/S架構,實現安裝App程序到手機當然更方便,但是安卓手機和蘋果手機仍然要開發兩套獨立的App。
再后來,有了微信小程序、支付寶小程序和百度智能小程序,它們是跨平臺的。蘋果手機和安卓手機都支持,現在幾乎人人的手機上都安裝了微信和支付寶,百度應用中一種或幾種,基于小程序的Web應用也就應運而生了,你可以只開發一套程序,就可以保證所有平臺的手機都能使用。
總結一下,Web應用開發模式的演變過程,如圖1.6所示。

圖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