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eb全棧開發:從入門到實戰
- 董雪燕編著
- 1890字
- 2021-09-30 19:57:02
1.1 Web的前世、今生和未來
Web應用是一個很大的范疇,典型代表包括網站、App和小程序。從Web應用的使用者與運營商之間的關系來看,Web的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被動的Web 1.0、交互的Web 2.0和智能的Web 3.0。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與進步,用戶和Web應用之間的關系也在不斷變化。接下來,讓我們去了解一下每個發展階段的主要任務、典型應用以及遇到的新問題。
1.1.1 被動的Web 1.0
Web 1.0階段,是指由生產內容的網站運營商負責發布網站上的所有媒體信息,這樣用戶就可以通過訪問其門戶網站瀏覽各類信息。20世紀90年代的搜狐門戶網站就是這個時期的代表,它主要為人們提供各種時事新聞和廣告。在Web 1.0時期,可以說Web的作用就是將報紙和政府機構的宣傳冊搬到了互聯網上,從而極大地提高了信息傳播的速度。但是,當時的上網用戶只能被動地接受網站運營商發布的信息,不具有任何主動權。
隨著上網用戶數量的不斷增多,一批聰明人發現了商機,他們開始在網上通過發布商品信息來吸引用戶購買。但可惜當時的Web技術無法實現他們的這一想法。主要原因在于,當時的網站無法記錄誰來過,也不知道用戶想購買哪些商品,更別提該向誰收錢了。于是,“電子商務”在Web 1.0時代只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我們就來到了Web的下一個階段。
1.1.2 交互的Web 2.0
在Web 2.0時代,首要貢獻就是解決了上一代的遺留問題,而這得益于1994年網景公司的員工盧·蒙特利的發明——cookie,該技術可以明確用戶的身份并保存其購物車的記錄。至此,“電子商務夢”才得以成真,比如現在人們熟知的京東和淘寶。
但更重要的是,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交互式Web慢慢興起。這時,用戶提出了新的需求,“我們不能只是被動地接受信息,是不是也應該允許我們制造一些內容”。于是,Web 2.0的真正標志是用戶成為發布網站內容的參與者。比如,大家熟悉的論壇、微信和微博等,我們既可以看網站為我們準備的新聞和廣告,也可以上傳并發布我們自己的圖片、狀態和博文。要知道,當前很多社交網站上的大部分內容其實都來自用戶。
然而,有一天也許你會突然明白過來,自己發布的這些內容有可能被所有人看到,這意味著你已經毫無隱私可言。于是,某一天你決定退出新浪微博,再也不去京東網購,但隨之而來的就是你失去了與全世界的聯系。這當然不是你想要的,要解決這個問題,你可以期待Web 3.0。
1.1.3 智能的Web 3.0
嚴格來說,官方至今還未給出Web 3.0的定義。但是它表現出的新特性仍然值得我們先睹為快。近年來,你一定聽說過人工智能(AI)。其實,一些大型網站早已紛紛引入人工智能技術,比如“智能推薦系統”。當你在瀏覽網頁時,是否注意到網頁的一個角落總會彈出一些莫名其妙的廣告,提示你“一直關注的電器到貨了,價格很優惠”,甚至,你從沒關注過的一些商品也會有一個消息提醒,其實是因為你瀏覽過類似的商品或者你的朋友已經購買了相關產品,所以推薦系統認為你也有可能感興趣。而這一切的依據就是你過往的上網記錄以及社交網絡中的大數據,并結合一些聰明的算法所做出的推斷,這就標志著Web應用進入了AI時代。
在Web 3.0時代,最大的一個優勢是解決用戶數據所有權和隱私權的問題,也許在不久的未來,用戶的數據所有權就可以掌握在自己手里,隨時帶走,能夠在不同平臺上使用。未來某一天,如果你不想用微博了,那么就可以帶著所有數據輕松地轉移到微信。其實,今天所有網站上的數據之所以被互聯網巨頭“霸占”,是因為維護數據庫的成本是很高的,只有他們有能力做到。但隨著分布式技術和線下程序優化技術的發展,通過鼓勵用戶貢獻自己的本地存儲空間來降低維護數據庫的成本,將實現互聯網的終極目標——“去中心化”,讓每一個用戶成為自己數據的掌控者。所有這一切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如前所述,Web發展的三個階段是由用戶和運營商的關系不斷發生變化的產物,具體變化如圖1.1所示。在Web 1.0,用戶只是被動地接受運營商提供的信息,比如新聞和廣告;到了Web 2.0,用戶主動參與到運營商開發的Web應用的內容創作中,比如發表博文和視頻;到了Web 3.0,則是結合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Web應用能夠推測用戶的潛在需求,提供更貼心的服務。同時,隨著分布式數據庫技術的發展,還會出現更多個性化的定制服務。

圖1.1
下面結合一個例子,進一步體會一下Web三個階段的變化:
(1)Web 1.0:打開一個電子圖書應用,你只能看書架上已有的書;
(2)Web 2.0:打開一個電子圖書應用,你不僅可以瀏覽書架上看已有的書,還可以對其進行評價,甚至要求管理員再上一些感興趣的新書;
(3)Web 3.0:打開一個電子圖書應用,你一登錄,系統就會自動識別出你的身份,便發出溫馨提示:“您感興趣的新書到了,可以去看看”。但是突然有一天,你不滿意這家圖書應用的服務了,也可以帶著自己收藏的書籍和評論數據換到其他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