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讀懂一幅畫:七步圖解國畫
- 孫振江編著
- 1433字
- 2021-09-30 19:41:55
10 湘君湘夫人圖
作者/?[明]文徵明
尺寸/?縱100.8?cm,橫35.6?cm
現收藏地/北京故宮博物院

作者|不愛官場愛藝術
文徵明把畢生的精力都放在了寫文作畫上,是個全才文人,詩、文、書、畫無一不精,人稱“四絕”。在他決意把畢生時間都奉獻給文、畫之前,他還做過翰林院侍詔。當時皇帝讓他修《元史》,可沒過多久他便厭煩了官場生活,然后辭官回了家鄉。
文徵明的繪畫老師是明代的著名畫家沈周。像沈周一樣,文徵明也曾模仿古代大師的畫作,并且使用不同的風格進行創作,最終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韻味風格。
他們師徒二人還共同開創了“吳門畫派”,這個畫派的代表人物還有沈周、唐寅、仇英,他們四人合稱為“吳門四家”。其中文徵明是最長壽的一個人,他的后代也是“吳門畫派”中人數最多的,因此他對明代的書畫影響最深。
文徵明既能作青綠畫,又能描水墨畫;既懂工筆,又重寫意。他對山水、蘭竹、花卉等畫科都有造詣,其中山水畫畫得最好。他偶爾也畫人物畫,《湘君湘夫人圖》是他最著名的人物畫。

文徵明畫像
品賞|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湘君湘夫人圖》是文徵明根據屈原《楚辭·九歌》中的《湘君》《湘夫人》而描繪的。湘君和湘夫人是湘水之神,有的史書上也稱她們是堯的兩個女兒。這幅畫上有文徵明、文嘉、王穉登的題跋,從題跋上可知,文徵明本來是想請仇英以“湘君、湘夫人”作畫的,但是仇英的畫并沒有使文徵明滿意,于是他就自己創作了這幅《湘君湘夫人圖》。




圖解國畫
1 《湘君》
“君不行兮夷猶,蹇誰留兮中洲?……采芳洲兮杜若,將以遺兮下女。時不可兮再得,聊逍遙兮容與。”
2 《湘夫人》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時不可兮驟得,聊逍遙兮容與。正德十二年丁丑二月己未停云館中書。”
3 文嘉題跋
“先君寫此時甫四十八歲,故用筆設色之精,非他副可擬。追數當時已六十二寒暑矣,藏者其寶惜之。萬歷六年七月仲子嘉題。”
4 文徵明題跋
“余少時閱趙魏公所畫湘君湘夫人,行墨設色,皆極高古,石田先生命余臨之,余謝不敢,今二十年矣。偶見畫娥皇女英者顧作唐妝,雖極精工而古意略盡。因仿佛趙公為此,而設色則師錢舜舉,惜石翁不存,無從請益也。衡山文徵明記。”
5 王穉登跋文
“少嘗侍文太史,談及此圖云,使仇實父設色。兩易紙皆不滿意,乃自設之以贈王履吉。先生今更三十年,始獲觀此真跡,誠然筆力扛鼎,非仇英輩所得夢見也。王穉登題。”
細節|神情生動的湘君
湘君一幅唐裝打扮,她梳著高髻,穿著長裙,手里拿著羽扇,側身向后看,好像在和湘夫人對答。畫中的人物造型其實是來自顧愷之的《女史箴圖》和《洛神賦圖》。

細節|溫婉的湘夫人
她微微抬起頭,目光向下看。她的帔帛飄舉,衣裙舞動,再加上纖細的身姿,看起來就像一位姿態優雅的仙女。她的面容和湘君一樣都流露出凄涼、憂傷的神情。

技法|大片的留白
文徵明將人物置于畫的中間,而背景用了空白的畫面,這樣就營造出一種虛幻縹緲的感覺,襯托了人物款款而行的動態,也留給觀看的人很多想象的空間。
技法|用色淡雅清秀
這幅畫用色簡練,只有人物用了大量朱紅白粉,給人以精工古雅的感覺,被認為是代表了淡彩仕女畫的最高境界。
技法|高古游絲線條
所謂的高古游絲描,其線條完全采用有尖圓勻齊特點的中鋒筆尖畫出,有起有收,流暢自如,顯得細密綿長,富有流動性,畫人物如春蠶吐絲,后人也稱之為“春蠶吐絲描”。這種畫法畫出的線條,連綿不斷,悠緩自然,具有非常均和的節奏感。顧愷之是高古游絲描畫法的代表人物,這種平滑、圓潤、流暢、舒展的描法,適合于表現文人學士、貴族婦女、仕女等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