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資理財:從滾雪球到財務自由
- 羅春秋
- 1376字
- 2021-09-27 12:14:06
5 信用卡,濫用后和酒駕一樣危險
現在無論是聚會還是應酬,酒桌文化已經過時了,當然不是不流行,而是酒駕真的很危險。
還有一件和酒駕一樣危險的事,那就是濫用信用卡。
在生活中,信用卡要不要辦?怎樣才算正常使用信用卡?濫用信用卡有沒有什么標志?
信用卡到底怎么用?我們來看一個小故事。
案例故事
濫用信用卡觸犯法律
2018年,張某大學畢業剛工作,在銀行申請了一張信用卡用于日常的消費,在“十一”黃金周的時候,刷卡消費總計44792.15元。后來因為失業,無力償還該信用卡,就更換了相應的手機號。
銀行通過電話、短信、聯系其家人與單位的方式進行催收,多次催收未果后,銀行向公安機關報案。在2020年,張某歸還了欠款與違約金共58424.03元。
但經公安機關偵查,張某的行為已經涉嫌構成信用卡詐騙罪,對其依法提起公訴。最終,張某因信用卡詐騙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一年九個月,緩刑兩年,并處罰金2萬元。
張某的故事就是極端的信用卡濫用現象,屬于惡意透支。根據《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條第二款的規定,惡意透支是指信用卡的持卡人以非法占有為目的,超過規定限額或者規定期限透支。并且經發卡銀行催收后仍不歸還的行為。當然是否是惡意透支,還需要根據具體情形區別。
此外還需要注意的是,使用偽造的信用卡,或者使用以虛假的身份證明騙領的信用卡的;使用作廢的信用卡的;冒用他人信用卡的;惡意透支的,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條規定,有上述情形之一,進行信用卡詐騙活動,數額較大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雖然信用卡很好用,但不好好用,就可能會變成災難,可能付出慘重的代價。
除了這些,日常生活中,也常見一些濫用信用卡的現象,看下面一個小故事。
案例故事
生活中濫用信用卡
王某和張某是同學,畢業后兩人都去了互聯網公司工作。王某在一家互聯網公司做程序員,張某在互聯網公司做文員,王某每月收入8000元左右,張某每月收入4000元左右。
王某的朋友圈很平淡,基本都是加班圖片;張某的朋友圈很精彩,旅行照、周末聚會、漂亮的餐廳。
有一次,張某給王某打電話借款2萬元,原因是信用卡欠債5萬元,而她現在根本還不上。別看她朋友圈都是精致的生活,其實每到發工資的時候,就特別崩潰,特別是今年公司的業績不好,她因為一些原因辭職了,目前還在待業中,所以資不抵債。
現在很多年輕人都這樣,生活消費基本都在信用卡的賬單里,所有的精致都是由信用卡構筑的美夢,無論經濟狀況多么差,都使用信用卡。
故事中的張某,就是很常見的信用卡濫用,過度消費。隨著信用卡的普及,很多人也陷入了不正確的提前消費的觀念里,通過信用卡買高科技的電子產品、買好看的衣服和包、到處去旅行等。這樣的過度、不合理地使用信用卡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資金壓力,但同時也導致不自律、消費過度等,使消費者進入了一個惡性循環,給生活和事業帶來了嚴重的影響。
避免濫用信用卡,應做好消費規劃,勤儉節約,開源節流不能忘。一定不要輕易去提高信用卡的額度,盡量不辦理多家銀行的信用卡。此外不要逾期、不要用信用卡提現、不要往信用卡里存錢、不要盲目掛失或補卡。申請高額度的信用卡要謹慎,閑置的信用卡最好銷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