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雄爭霸的春秋戰國
- 史海漁夫
- 1958字
- 2021-09-27 12:17:49
一路悲歌流亡路
重耳之所以日后能成為春秋五霸之一的晉文公,是因為他找到一條最實際的生存法則:適者生存……
當年重耳逃到翟國時,跟隨他的,還有一幫文臣武將。這幫文臣武將中的一些人和重耳的母親一樣,原先都是翟國人。
因此,翟國雖然只是個小國,但畢竟和重耳有一層親緣關系,也就答應他在這里暫時居住了下來。
沒想到重耳這一住就是十二年,他還在這里結婚生子,過起了平常人家的日子。此時的重耳已經五十多歲了,人生似乎也失去了追求。看著整天在自己面前蹦蹦跳跳的兒子,他覺得今生也沒什么遺憾了。
雖然重耳已經沒有了遠大追求,但卻有人不愿放過他。這個人就是他那個做了晉國國君的兄弟晉惠公。
晉惠公是因為前面那幾位兄弟都死了,才當上國君的,所以他的潛意識里始終認為,只要有兄弟存在,就是個威脅。因此,當他得知重耳流亡在翟國后,立刻向翟國施加壓力,想讓重耳消失在這個世界上。
小小的翟國哪敢違抗晉國的命令。眼看重耳就要性命不保,幸好他平時人緣不錯,有人向他悄悄通風報信:“你的好兄弟要你的項上人頭,我們國君已經答應了,你還是趕快逃吧!”
重耳雖然已經到了知天命的年紀,但他還是很敏捷的,立即收拾東西,帶著自己的手下逃離了翟國。
出逃后的重耳直奔齊國而去,因為當時齊桓公還在世,所以肯定不會受晉惠公的脅迫。不過翟國跟齊國并不接壤,中間還隔著一個衛國,而衛國國君懾于晉惠公的威脅,死活不讓重耳一行通過。重耳等人只得歷盡艱辛,繞了好大個圈,才逃到齊國。
此時的齊桓公已經到了晚年,但他還是很好客,畢竟是天下諸侯的霸主,因此二話不說就接納了重耳一行人。不僅接納,還要給重耳官做,重耳想了想拒絕了。
齊桓公看他拒絕,又賞賜了二十輛馬車給他。因為離開翟國時,重耳并沒有帶走家眷,因此齊桓公把宗室的女兒齊姜嫁給了他。當初申生的娘也叫齊姜,都是齊國嫁出去的姜氏女子。
在齊國,有地有房還有漂亮妻室,重耳又開始過起甜蜜的小日子來。
不久后,齊桓公死了,他的幾個兒子爭奪君位,將齊國變得一團糟。
重耳手下的人都認為齊國不是久留之地,應該離開。但重耳舍不得,他很享受在齊國的一切。
眼見重耳不肯走,他手下兩個謀士狐偃和趙衰急壞了,因為二人是有志之士,希望能回晉國干一番事業。于是二人經常聚在一起商量讓重耳離開的辦法。
一天,狐偃和趙衰又躲在一棵桑樹下商量,沒曾想桑樹上面有人——齊姜的丫鬟在桑樹上采桑呢。
丫鬟聽那幫人居然想把姑爺搞走,那小姐不就被拋下了嗎?這怎么行!于是,她很快把這件事告訴了齊姜。
“哦,我知道了。”齊姜淡淡地說。
“夫人,你是不是沒聽清楚啊?我說他們在商量要把姑爺弄走呢!”丫鬟繼續說。
“我聽到了,你靠近一點,我有話跟你說。”
丫鬟以為齊姜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要吩咐她去做,便靠了過來。隨著“啊”的一聲,丫鬟倒在了地上。她至死也沒想明白,為什么自己會被殺。
齊姜干嗎要這么做呢?原來,她早就知道重耳其實是有遠大志向的,只是在齊國生活得太安逸,“樂不思晉”而已。她認為,男人就應該做稱霸諸侯的霸主,不能像現在這樣沉湎于溫柔鄉。她害怕丫鬟把這件事捅出去,因此狠心殺了她。齊姜可謂狠辣,丫鬟真是無辜!
然后她把一切都告訴了重耳,并且叫他快走。
令齊姜沒想到的是,重耳無論如何都不愿意走。
“唉!”齊姜嘆了一口氣,她知道自己必須要采取非常措施了。
當天晚上,齊姜把重耳灌了個酩酊大醉。接著,她讓狐偃和趙衰他們把重耳抬上了馬車,連夜離開齊國。等重耳酒醒以后,大家已經到達了曹國境內。
重耳雖然心里一萬個不愿意,但已沒辦法,只能和大家一起繼續趕路。
可惜,在曹國重耳不但沒有受到禮遇,反而還被羞辱了一頓,一行人只得趕緊跑路。
接下去到了宋國,當時宋襄公在位。宋襄公雖然是個厚道人,但他剛剛在中原爭霸中失敗,自己又受了傷,根本無力幫助重耳。重耳在宋國待了一段時間后,覺得沒什么意思。于是他們一行人又離開了宋國,來到了鄭國。
過了鄭國就是晉國了,大家心里都很高興,開始有說有笑起來。然而鄭國根本就不待見重耳,拒絕他們過境。沒辦法,重耳只好率領大家來到楚國。
楚國國君成王很好客,把他們當作貴賓熱情招待。重耳也成了楚成王的好哥們兒,兩人關系不錯,常常在一起喝酒聊天。
有一天,楚成王忽然問重耳:“我對你這么好,假如你哪天回到晉國當了國君,準備怎么報答我?”
“這還不簡單嗎?”重耳高聲說道,“我們晉國一定和楚國世世代代友好下去。如果有一天萬不得已,要跟你們兵戎相見,那我一定退避三舍,以報大王您今日的恩情。”
楚成王聽完哈哈大笑起來,但坐在底下的楚國大臣們卻不高興了。他們悄悄湊到成王耳邊說:“重耳這家伙心術不正,這還沒當上國君呢,就說要跟咱們打仗。他將來一定是個忘恩負義的小人,不如咱們現在把他干掉算了。”
楚成王搖搖頭說:“重耳素有賢名,我怎能因一句話就殺了他呢?而且他這么說,最起碼證明他是實誠人。”
重耳因此又逃過了一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