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英雄女好漢”
炎帝為中華文明的早期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所以歷代人們都非常敬仰他。其實,豈止是他,連他的女兒也非常了得……
傳說,炎帝有個小女兒,名叫女娃。她聰明、漂亮、乖巧,深得炎帝的喜愛。
女娃性情活潑,喜歡四處游玩。有一天,她來到東海邊,看到海面上波平浪靜,沒有一絲漣漪,心里十分歡喜,忍不住跳進水中,準備暢游一下東海。
溫暖的陽光靜靜地照著海面,女娃在碧水藍天間,歡快地游動著。
不久,天漸漸陰沉下來,太陽躲到了烏云背后。轉眼間,狂風驟起,平靜的海面仿佛受到了巨大的驚嚇而劇烈地翻騰起來。女娃立刻驚恐地向岸邊游去,但已經太遲了。巨大的海浪將她拋到空中,又重重地拍向海底……
她年輕而寶貴的生命被東海無情地吞掉了!
幾天后,一只小鳥在女娃沉沒的地方破浪而出,只見它長著白白的長喙、纖細的腳爪,身披黑色羽毛,頭上還有一頂漂亮的紅色羽冠。小鳥時常在東海上空盤旋,發出“精衛、精衛”的悲鳴。于是人們把它叫作精衛。
據說,精衛是女娃的靈魂變的。它痛恨東海奪走了自己的生命,發誓要填平東海。
從此,精衛就住在了布滿荊棘的發鳩山上。每天天不亮,精衛就會銜著小石子或小樹枝,飛到東海上空,把石子或樹枝投下去。
最初,大海對精衛的行為嗤之以鼻,心想:“你這不是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嗎?”
但是歲月悠悠,它終于暴躁了,狂怒地向精衛叫道:“得了吧,可悲的小鳥!憑你微不足道的力量,你就是耗上千年萬年,又能奈我何?”
“我一定要填平你!你曾經淹死了我,以后還要讓無數的人喪生!就是耗費數萬年,填到世界末日,我也要填平你!”精衛不甘示弱,正氣浩然地駁斥了驕橫的大海,仍然不停地填海。
后來,一只海燕飛過東海上空時無意間看見了精衛,他對她的行為困惑不解,但了解了事情的起因之后,海燕為精衛大無畏的精神所打動,就與她結成了夫妻。他們生下一群的兒女,兒女又生出許許多多的兒女。兒子像海燕,女兒像精衛,他們三五成群,浩浩蕩蕩地隨著精衛和海燕,銜石填海,從未停息。
大海看到自己的確面臨著被填平的危險,便急忙采取對策,它通過潮汐把海中的泥沙推到岸邊,泥沙在海邊不停地積淀,就形成了海涂。海涂規模變大,就被人們圍起來,改造成良田。這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滄海變桑田”。
此外,人們對“精衛填海”這個神話傳說還有多種不同的解讀。
當然,無論如何,精衛鍥而不舍的精神,善良的愿望,宏偉的志向,歷來受到人們的尊敬。東晉詩人陶淵明在詩中寫道:“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徒設在昔心,良辰詎可待!”熱烈贊揚精衛小鳥敢于向大海抗爭的精神。后世的人們也常常以“精衛填海”來比喻志士仁人所從事的艱巨卓越的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