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17]

北風(fēng)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18]

忽如一夜春風(fēng)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19]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hù)鐵衣冷猶著。[20]

瀚海闌干百丈冰,[21]愁云慘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22]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fēng)掣紅旗凍不翻。[23]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回路轉(zhuǎn)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解析】

與《走馬川行》和《輪臺歌》贊頌主將的詩旨不同,《白雪歌》是記錄詩人自己在輪臺軍中一段極富特色的生活經(jīng)歷,所以“純寫實(shí)”是其唯一的筆法。詩中場景,隨著韻腳的轉(zhuǎn)換逐次展開:開首二句用仄韻,寫第一天傍晚天氣乍變,風(fēng)雪驟來。次二句轉(zhuǎn)用平韻,寫第二天清晨所見雪中奇景。因?yàn)榘嗽聵淠静⑽吹蛄悖匝褐︻^才有“千樹萬樹梨花開”的景象。這兩個句子成了西域風(fēng)光的“名片”。接下來四句復(fù)用仄韻,詩人轉(zhuǎn)身回到帳幕之中,感到無法抵御的寒冷。“瀚海”二句進(jìn)入敘事,改用平韻,詩人要去參加為武判官送行的宴會,他再次走出帳幕,遠(yuǎn)望天山,似見百丈陰崖一片冰雪;抬頭看天,只見陰云密布,知道這場雪還要繼續(xù)下。“中軍”二句又改用仄韻,渲染出宴會上熱鬧嘈雜的氣氛,音樂充滿了西域風(fēng)情。一整天下來,詩人可能感到疲倦了,他獨(dú)自踱出帳外,也許要舒展一下筋骨,換口新鮮空氣,詩改用平韻,他看到雪還在飄灑,但是起風(fēng)了,強(qiáng)勁的風(fēng)把桿頭的紅旗“掣”得不能翻動,好像“凍”住了一樣。末四句再改用仄韻,寫第三天放晴了,送武判官上路,送者與行者一起驅(qū)馬出輪臺東門,向山邊進(jìn)發(fā),一直把行人送上蜿蜒的山路。行者的身影漸漸消失,雪地上只見一行馬踏的蹄痕。詩的敘事悄然結(jié)束,詩人心頭似縈繞著一縷拂之不去的悵惘,留下了不盡的余味。


[1] 走馬川:地名,即今新疆境內(nèi)的車爾臣河。封大夫:封常清,時為北庭都護(hù)、伊西節(jié)度、瀚海軍使。

[2] 輪臺:古輪臺當(dāng)在今新疆烏魯木齊郊外。

[3] 匈奴:漢朝對北方部族的統(tǒng)稱。金山:即新疆西南部的阿爾泰山。漢家:實(shí)指唐朝。

[4] 金甲:鐵甲。撥:碰撞。

[5] 五花:將馬頸上的毛剪成五瓣花的式樣。連錢:指馬身上的花紋。草檄:起草軍用文書。

[6] 虜騎:敵方的騎兵。懾:恐懼。短兵:指刀劍等短兵器。車師:唐安西都護(hù)府治所。

[7] 輪臺:古輪臺當(dāng)在今新疆烏魯木齊郊外。

[8] 角:古代軍中用以報時的一種吹器。旄頭落:胡星落,意謂胡人將要覆滅。

[9] 羽書:緊急軍用文書。渠黎:當(dāng)時西域軍事重鎮(zhèn),在輪臺東南。單于:匈奴的首領(lǐng)。

[10] 戍樓:邊境用以瞭望敵情的哨樓。

[11] 旄:旗桿飾物。皇帝賜給大將出師的憑證。吹笛:此指出兵時吹奏軍笛。

[12] 陰山:在今內(nèi)蒙古中部,此泛指西北邊地的山。

[13] 虜塞:敵方要塞。

[14] 劍河:水名,在今新疆境內(nèi)。

[15] 亞相:唐代對御史大夫的稱呼。此指封常清。勤王:為皇帝出力,指平定叛亂。

[16] 青史:古代用竹簡記事,故稱史書為“青史”。

[17] 判官:官名,是節(jié)度使的僚屬。

[18] 白草:西北草原上的野草,入秋干枯變白。胡天:此指西北地區(qū)。

[19] 狐裘:狐皮裘衣。錦衾:錦緞被子。

[20] 角弓:用獸角裝飾的弓。控:拉開。都護(hù):邊地武將。

[21] 瀚海:大沙漠。闌干:縱橫的樣子。

[22] 中軍:指主帥的營帳。歸客:指武判官。

[23] 轅門:軍營的外門。立車轅為門,故名。掣(chè徹):牽動。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桐乡市| 长沙县| 彰化市| 孝感市| 阿坝| 射洪县| 赣州市| 亚东县| 镇康县| 赤峰市| 呼玛县| 富顺县| 土默特左旗| 凤山县| 太白县| 尉犁县| 保定市| 镇江市| 五大连池市| 闽侯县| 高青县| 巨野县| 东阳市| 龙川县| 灵川县| 永康市| 九龙城区| 叶城县| 饶平县| 英山县| 蚌埠市| 马公市| 广州市| 桑植县| 云和县| 广西| 砚山县| 杨浦区| 准格尔旗| 汉阴县| 来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