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詩三百首詳析(人文傳統經典)
- (清)蘅塘退士編選 人民文學出版社編輯部注析
- 327字
- 2021-09-24 14:39:53
登幽州臺歌[1]
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2]
【解析】
萬歲通天元年(696),陳子昂隨軍參謀至東北邊塞,曾針對武攸宜為人輕率、少謀略,致使兵敗的情況,一再積極建議,在軍事上作了一些策劃。結果意見不被采納,武攸宜反將他降為兵曹。懷才不遇的悲憤和孑然獨立的憂郁積壓在陳子昂的心頭,終于在他登臨幽州臺時發為吟詠。登臺遠眺,放眼北國遼闊的土地,緬懷古代君臣際會,作者不禁感慨萬端,吊古傷今,悲嘆自己胸懷大志而報國無門。詩的句法長短不齊,在抑揚變化的節奏中直抒雄視宇宙、俯仰千古的激情,雖不著眼于寫景狀物、精雕細刻,卻像洪鐘巨響一般,震撼著千百年來讀者的心靈。
[1] 幽州臺:即薊州北城樓,故址在今北京。
[2] 悠悠:形容地久天長。愴然:悲傷的樣子。涕:眼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