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詩三百首詳析(人文傳統經典)
- (清)蘅塘退士編選 人民文學出版社編輯部注析
- 1506字
- 2021-09-24 14:39:52
長干行[11]
妾發初覆額,折花門前劇。[12]
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13]
同居長干里,兩小無嫌猜。[14]
十四為君婦,羞顏未嘗開。
低頭向暗壁,千喚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15]愿同塵與灰。
常存抱柱信,[16]豈上望夫臺?
十六君遠行,瞿塘滟滪堆。[17]
五月不可觸,猿聲天上哀。
門前遲行跡,[18]一一生綠苔。
苔深不能掃,落葉秋風早。
八月蝴蝶來,雙飛西園草。
感此傷妾心,坐愁紅顏老。[19]
早晚下三巴,[20]預將書報家。
相迎不道遠,直至長風沙。[21]
【解析】
李白青年時代出三峽之后,曾有相當長時期漫游于漢水流域和長江中下游一帶。這些地區自六朝以來,就是商業要道,因此經濟發達、城市繁榮、商人們來往頻繁。六朝樂府中的“吳聲”、“西曲”即產生于這一地區,其中不少篇章就是表現商婦與丈夫離別的悲思的。李白是一位非常重視學習優秀文學遺產的作家,對于“吳聲”、“西曲”非常熟悉;他的生活經歷又使他對商婦們的思想感情有相當的了解:這些正是他寫作《長干行》的基礎。
這首詩通過一個女主人的口吻,寫她對經商在外的丈夫的懷戀。全篇通過人物的獨白,按照時間敘述,從回憶二人青梅竹馬的童年生活開始,到結婚之后的離別,將婦人對丈夫過去的深情和如今的思念寫得十分深刻。前面六句著筆于雙方天真無邪、活潑可愛的童稚形象。表明商婦和她的丈夫在童年時代就有著親密無間的友誼。出嫁之時,尚是十分羞澀。“低頭向暗壁,千喚不一回”寫出了這位新娘情竇初開的少女情態,十分生動。“十五”之后的四句寫出了婚后的親昵美滿、如膠似漆,又表達了妻子堅貞不渝的真摯心愿,“愿同塵與灰”正是一番生死相依的誓言。“十六”四句為丈夫遠行而日夜掛心,并寄以叮囑。按年齡序數寫少婦的生活歷程,使人想起《孔雀東南飛》開頭“十三能織素,十四學裁衣,十五彈箜篌,十六誦詩書,十七為君婦,心中常苦悲”一段。這說明《長干行》在藝術上明顯地受到古樂府詩歌的影響。
因為特別擔心丈夫在外的安全,分別五個月中,每當聽到猿猴凄慘的啼叫,心中都要十分不安。“門前”八句,寫妻子在家中的守候,她時時在庭院中徘徊、踱步,一一踏過那里的青苔。每當看到苔深葉落,蝴蝶雙飛,不禁為自己的青春而感觸,也更盼望丈夫早日歸來。末四句是全詩的歸宿:只要一接到丈夫預報回家的信,哪怕遠至七百里的有急流的長風沙,她也不顧一切前往接取。
這首詩是李白詩中的名篇,并且產生了很多典故,比如“青梅竹馬”、“兩小無猜”這樣的成語,已成描摹幼男幼女天真無邪之情誼的佳語。從這首詩來看,李白不但善于描寫壯麗的氣象,也善于描寫小兒女的情態。這種在兒女情事方面的長處,其實得益于李白長期身處市井生活之中,對于普通百姓的生活是十分關切并且善于觀察的。
[1] 關山月:古樂府舊題,多寫離別之哀傷。
[2] 天山:指祁連山。在今青海、甘肅兩省邊界。
[3] 玉門關:在今甘肅敦煌西,為通往西域要道。
[4] 白登:在今大同東北。匈奴曾困劉邦于此。胡:此指吐蕃。
[5] 戍客:指戍邊的士兵。
[6] 高樓:此指住在高樓里的士兵妻室。
[7] 子夜吳歌:六朝樂府有《子夜歌》,因產生于吳地,亦稱《子夜吳歌》,多寫男女戀情。
[8] 搗衣:在砧石上搗衣料,是制寒衣的工序。
[9] 玉關:指玉門關。
[10] 胡虜:對敵人的蔑稱。良人:古代婦女對丈夫的稱呼。
[11] 長干行:晉代樂府古辭有《長干曲》。長干,古地名,故址在今南京秦淮河之東。
[12] 初覆額:頭發剛蓋著前額。謂年幼。劇:游戲。
[13] 騎竹馬:跨著竹竿當馬騎的兒童游戲。床:此指坐具。
[14] 無嫌猜:沒有嫌疑猜忌,指男女年幼無防。
[15] 展眉:情感從眉宇間流露出來。
[16] 抱柱信:用尾生守信等待,抱橋柱淹死故事。
[17] 滟滪堆:長江瞿塘峽口一塊突起江面的巨大礁石。今已炸掉。
[18] 遲:徐行。
[19] 坐:因。
[20] 三巴:指巴郡、巴東、巴西。均在四川東部。
[21] 長風沙:在今安徽懷寧東長江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