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詩三百首詳析(人文傳統經典)
- (清)蘅塘退士編選 人民文學出版社編輯部注析
- 1564字
- 2021-09-24 14:39:51
送楊氏女[29]
永日方戚戚,出行復悠悠。[30]
女子今有行,大江溯輕舟。[31]
爾輩苦無恃,撫念益慈柔。[32]
幼為長所育,[33]兩別泣不休。
對此結中腸,義往難復留。
自小闕內訓,事姑貽我憂。[34]
賴茲托令門,仁恤庶無尤。[35]
貧儉誠所尚,資從豈待周?[36]
孝恭遵婦道,容止順其猷。[37]
別離在今晨,見爾當何秋?[38]
居閑始自遣,臨感忽難收。[39]
歸來視幼女,零淚緣纓流。[40]
【解析】
這首詩是韋應物詩中的一首名作,體現了一位父親對女兒的深情。
詩人早年喪妻,留下兩小女相依為命,父女感情頗為深厚。此時大女兒要嫁的夫家路途遙遠,當此離別之際,心中自然無限感傷。
在臨行前,詩人萬千叮嚀,諄諄告誡:要遵從禮儀、孝道,要勤儉持家等等。其殷殷之情,溢于言表。
詩人對女兒說,我整天猶豫不安,悲戚難止,是因為你行將出嫁到遙遠的地方。今日是一個你遠行的重要日子,你將乘坐輕舟沿江逆流而上。你們姐妹自幼就飽嘗喪母之苦,每念及此,我對你們就加倍慈愛,慎重撫養。妹妹從小全靠姐姐帶大,今日告別,兩人相對而泣,淚水成行。面對這樣的情景,我的內心憂郁難止,但是,女兒出嫁是必然之理,不可能永遠留在家中。你自幼缺少慈母的訓導,所以,我很擔心你將來不懂得如何侍奉婆母。幸好你的夫家是一個門第很好的人家,不會計較這些,而且也會十分憐恤你。我一貫崇尚節儉,安貧樂道,所以給你的嫁妝,恐怕也是很不周全的。盼望你去了那里之后,安貧樂儉,遵守婦道,在儀容舉止方面隨分從時。在這個早晨,我們父女分別,再見到你不知道是幾時。我平日獨自閑居,尚可排遣自己的郁悶心情,但是這個離別時刻,我心中的感傷再也不能收起。送完長女的迎親隊伍,回到家中看到小女兒,悲傷的淚水,就沿著帽帶點點滴落。
這首詩中的情緒,一直是呈現壓抑、極力控制之態,比如詩人是強忍住淚水說完那些告誡之語。而到詩歌的末尾,送走女兒才發現自己還是控制不了自己,只能與幼女相對而泣。一個情感復雜、無可奈何的慈父形象,十分鮮明地呈現在人們面前。
[1] 郡齋:州郡衙門的休息之室。燕集:舉行宴會。
[2] 畫戟:加彩畫的戟。戟,古代的一種兵器。燕:通“宴”,飲酒。
[3] 海:此指東海。逍遙:自由自在的樣子。
[4] 煩疴:煩悶與疾病。
[5] 崇:高貴。
[6] 形跡:指禮儀的約束。
[7] 金玉章:聲韻鏗鏘悅耳的詩篇。
[8] 吳中:指今蘇州地區。群彥:群英。指“諸文士”。汪洋:喻指諸文士氣度不凡。
[9] 大藩:指大郡,即蘇州。藩,本指王侯的封地。
[10] 揚子:津名,在今江蘇揚州南。校書:官名,即校書郎。
[11] 親愛:指親戚朋友。泛泛:指行船。
[12] 廣陵:今江蘇揚州。
[13] 沿洄:順流而下,逆流而上。
[14] 全椒:縣名,今屬安徽。
[15] 澗:兩山之間的水溝。荊薪:柴草。白石:古代有仙人煮石為糧的傳說。
[16] 長安:唐京城,今陜西西安。
[17] 灞陵:即灞上。在長安東,漢文帝葬于此。
[18] 冥冥:形容花繁的樣子。飏(yánɡ羊)飏:鳥飛翔的樣子。
[19] 次:止宿。盱眙:今屬江蘇。
[20] 逗:停留。淮鎮:淮水旁的市鎮,指盱眙。舫:船。臨:靠近。驛:供郵差和官員旅宿的水陸交通站。
[21] 蘆洲:蘆葦叢生的水中陸地。
[22] 秦:今陜西的別稱。因戰國時為秦地而得名。客:詩人自稱。
[23] 跼:拘束,限制。曠清曙:清晨陽光映照下心曠神怡。
[24] 澹:安定。此作動詞。慮:雜念。
[25] 緣:沿著。還復去:徘徊往來。
[26] 靄:迷蒙。作動詞,有使然之意。
[27] 心屢止:多次想隱居于此。事:公事。遽:恐慌。
[28] 結廬:指隱居。陶:指陶淵明。庶:庶幾,接近。
[29] 楊氏女:楊氏撫育的女兒。
[30] 永日:整天。戚戚:悲傷。出行:指出嫁。悠悠:憂思的樣子。
[31] 溯:逆流而上。
[32] 無恃:失去母親。慈柔:慈祥柔和。
[33] 此句題下原注:“幼女為楊氏所撫育。”
[34] 內訓:母親的教誨。姑:婆婆。貽我憂:使我煩憂。
[35] 托:倚靠。令門:對其夫家的尊稱。仁恤:愛憐。尤:過失。
[36] 資從:指嫁妝。周:完備。
[37] 容止:儀容與行為。猷:規矩,法度。
[38] 何秋:何年。
[39] 臨感:臨到有感觸的時候。收:控制。
[40] 纓:帽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