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唐詩三百首詳析(人文傳統經典)作者名: (清)蘅塘退士編選 人民文學出版社編輯部注析本章字數: 590字更新時間: 2021-09-24 14:39:49
郡齋雨中與諸文士燕集[1]
兵衛森畫戟,燕寢凝清香。[2]
海上風雨至,逍遙池閣涼。[3]
煩疴近消散,[4]嘉賓復滿堂。
自慚居處崇,[5]未睹斯民康。
理會是非遣,性達形跡忘。[6]
鮮肥屬時禁,蔬果幸見嘗。
俯飲一杯酒,仰聆金玉章。[7]
神歡體自輕,意欲凌風翔。
吳中盛文史,群彥今汪洋。[8]
方知大藩地,[9]豈曰財賦強!
【解析】
這首詩歌是韋應物晚年任蘇州刺史時所作。開頭六句,皆是指宴集的環境,突出“郡齋雨中”四字。此處兵衛禁嚴,宴廳凝香,體現出刺史府上的莊重、威嚴之感。從第二句開始,一句輕盈的“海上風雨至,逍遙池閣涼”抽離了這種肅穆之感。海風帶來的這一場雨,褪去了案牘之煩悶、疲倦,池閣一時甚是清涼。賓客恰逢在雨水降落之時,云集于堂上。沉悶的刺史府邸,刺史本人之案牘勞形,都因為這場雨以及它帶來的滿堂賓客而忽然消散了。“嘉賓復滿堂”之“復”字,體現了刺史一種久別重逢的愉悅感。
但是,在這短暫的欣喜過后,刺史卻感到了“自慚”,他覺得自己所居住的府邸是在廟堂之上,而并不能親近平民百姓之生活。這是一種源于責任感的焦慮和不安。但他消解這種情緒,卻是采用了“老莊”之法,會老莊之理而遣送是非,達樂天知命之性而忘乎形跡。新鮮蔬果、杯中之酒、耳中之樂章,都讓這次宴會十分歡洽。
在全詩的收束之句上,作者又轉為大贊蘇州不僅是財賦強盛的大藩,更是“群彥今汪洋”的人才薈萃之地,以回應題目上“諸文士燕集”的盛況。這些是宴集之詩的慣用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