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詩三百首詳析(人文傳統經典)
- (清)蘅塘退士編選 人民文學出版社編輯部注析
- 607字
- 2021-09-24 14:39:49
與高適薛據登慈恩寺浮圖[1]
塔勢如涌出,孤高聳天宮。
登臨出世界,磴道盤虛空。[2]
突兀壓神州,崢嶸如鬼工。[3]
四角礙白日,七層摩蒼穹。[4]
下窺指高鳥,俯聽聞驚風。
連山若波濤,奔湊似朝東。
青槐夾馳道,宮館何玲瓏。[5]
秋色從西來,蒼然滿關中。[6]
五陵北原上,[7]萬古青蒙蒙。
凈理了可悟,勝因夙所宗。[8]
誓將掛冠去,覺道資無窮。[9]
【解析】
詩的開頭,“塔勢如涌出”有著極強的速度感,這是岑參式的“奇語”。接下來從“登臨出世界”到“七層摩蒼穹”,都是寫塔勢極高,極突兀。秋色西來,將關中染上蒼蒼之色。北原上的五陵,千百年來依然是青翠一片。今昔之感,古今之情,暗含在這兩句之中,它們不僅僅是景物而已,內部還有一層歷史感情和自然感情的東西。而在樸素的景致對比中——此今之秋色與萬古之青蒙,登塔者舒放的心胸,澎湃的情感,自然而然地得到了體現。
最后四句談玄論道,也許是為了應景,也許是為了讓這寺里的和尚看到這些話開心吧。
[1] 慈恩寺:唐高宗李治當太子時為其母文德皇后修建的寺院,故名“慈恩”。浮圖:即佛塔。
[2] 磴道:指塔中石階。
[3] 突兀:高聳的樣子。崢嶸:高峻的樣子。鬼工:指神力,非人力所能為。
[4] 摩:迫近。蒼穹:即蒼天。
[5] 馳道:皇帝乘輦經行之道。玲瓏:空明貌。
[6] 關中:指今陜西中部地區。
[7] 五陵:漢代五個皇帝的陵墓。均在長安城北。
[8] 凈理:即佛理。佛性清凈無垢,故云。勝因:佛家語,指一種殊妙的善因。
[9] 掛冠:掛起官帽,表示辭去官職。覺道:使人覺悟的佛理。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