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詩三百首詳析(人文傳統經典)
- (清)蘅塘退士編選 人民文學出版社編輯部注析
- 483字
- 2021-09-24 14:39:48
春泛若耶溪[1]
幽意無斷絕,此去隨所偶。[2]
晚風吹行舟,花路入溪口。
際夜轉西壑,隔山望南斗。[3]
潭煙飛溶溶,[4]林月低向后。
生事且彌漫,[5]愿為持竿叟。
【解析】
這首詩的起句如峭壁,如海浪,詩人一開始就把自己內心壓抑已久的感情噴發出來:我那尋幽探奇的興致,從來沒有斷絕過。這種直接的表白,讓人感覺到詩人的心中天生有片對山水的熱忱,而這種熱忱在被世事壓抑太久后,反而更強烈了。
詩人所乘的小舟被晚風輕輕搖漾,輕輕推行。所到之處,看見繁花之路向小溪蔓延而來。在夜晚來臨之際,小舟繞過西山之壑,而隔著這山,可以遙望到南山上的星斗。這些景物,在詩人的視野中不斷地輪換,而其中一轉一望,更是顧盼美景不暇,流露出一種心情被山水釋放時的喜悅。在詩的結尾,作者再次表達了自己的心愿,那就是愿意遠離彌漫復雜的謀生之事,而選擇做個垂釣人,在此幽意深深之處棲息。整首詩,充滿的是盼望解脫的渴望、得到解脫的喜悅,和對永久性解脫的企盼。
[1] 若耶溪:在今紹興南若耶山下。
[2] 偶:遇。
[3] 際夜:傍晚。南斗:即斗宿。位置在南,為越之分野。
[4] 潭煙:指夜晚潭上的霧氣。溶溶:廣大的樣子。
[5] 生事:生計。且:正。彌漫:猶言渺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