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詩三百首詳析(人文傳統經典)
- (清)蘅塘退士編選 人民文學出版社編輯部注析
- 526字
- 2021-09-24 14:39:46
渭川田家[18]
斜陽照墟落,窮巷牛羊歸。[19]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荊扉。
雉雊麥苗秀,[20]蠶眠桑葉稀。
田夫荷鋤至,相見語依依。
即此羨閑逸,悵然吟式微。[21]
【解析】
這首詩所寫的,其實就是一個“歸”字。
林庚先生曾經說過,中國古代的詩人都有一種樸素的鄉土感情。所以,鄉野的景象總能喚起人們對它的憶念和回歸之想。黃昏時分,斜陽照在村子的墟落之上,小而短的巷子里是回來的牛羊。老人牽掛著在外放牧未歸的牧童,倚著拐杖在門口等候。這種情形,自然而美好,回歸是一種牽掛,伴隨著溫馨的等候。野雞啼叫,麥苗挺秀,春蠶臥在桑葉上。田夫荷鋤歸來了,與人相遇時是依依的問候,絮絮的交談。這些尋常的人事,在這回歸之景中,因其濃濃的人間煙火氣息,反而透出一種悠遠的詩意。
這些景象,似乎完成了對陶淵明式的田園生活圖景的還原。但是實質上還是沒有達到,因為作者仍然只是這圖景的觀賞者,不可身入其中。來看最后一句:詩人一邊說“羨”此悠然,一方面卻逃不開徒有羨慕、不能融入的“悵然”。心理上的矛盾,正是所擁有的生活與所向往的生活之間的距離。所以,王維是歸不去的。唐人對陶淵明式田園情調的體認,是停留在欣賞層面的,不可能做到徹底實現一種生活選擇上的替換。田園的風光,在唐人筆下,只是一種心情,不是一種實在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