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燕歌行[1]并序

開元二十六年,[2]客有從元戎出塞而還者,[3]作《燕歌行》以示適。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4]

漢家煙塵在東北,[5]漢將辭家破殘賊。

男兒本是重橫行,天子非常賜顏色。[6]

金伐鼓下榆關,旌旗逶迤碣石間。[7]

校尉羽書飛瀚海,單于獵火照狼山。[8]

山川蕭條極邊土,胡騎憑陵雜風雨。[9]

戰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

大漠窮秋塞草衰,[10]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當恩遇常輕敵,力盡關山未解圍。

鐵衣遠戍辛勤久,玉箸應啼別離后。[11]

少婦城南欲斷腸,征人薊北空回首。[12]

邊風飄飖那可度,絕域蒼茫更何有![13]

殺氣三時作陣云,寒聲一夜傳刁斗。[14]

相看白刃血紛紛,死節從來豈顧勛?

君不見沙場爭戰苦,至今猶憶李將軍![15]

【解析】

《燕歌行》是樂府舊題,在《樂府詩集》中屬《相和歌辭·平調曲》。“燕”是古代北方邊地,征戍不斷,所以這個題目大多用來描寫北方邊地征戍之事和征人思婦的離情別緒。作者曾兩次漫游、從軍出使幽燕,往來于北方邊陲,對唐代開元年間(713—741)邊塞戰爭生活比較熟悉,因而能夠真實地寫出錯綜復雜的矛盾。本篇既描寫了戰斗的艱苦激烈,士卒的英勇獻身,思婦征人的離愁別緒,也揭露了邊將驕奢腐化,輕敵松懈,不恤士卒的昏庸墮落。但這些內容都統一在浴血奮戰、誓死保衛祖國邊疆的崇高主題中。因此,不宜將這篇內容十分豐富、復雜的長詩籠統地說成反戰詩。本篇語言圓潤流暢,大量運用對偶句式,從不同角度將前線與后方聯系在一起,將軍與士卒、征人與思婦的生活、思想、感情無不展現在這一跳躍幅度巨大的畫面上。無論是刀光劍影的白刃戰,美人歌舞的帳下景,還是兩地相思的心頭恨,時而蒼茫悲壯,時而蒼勁憤慨,時而纏綿凄婉,在有聲有色的形象描繪中,顯示出跌宕有致的節奏旋律,筆法靈活多變,寓意深沉有力,堪稱盛唐邊塞詩中的力作。


[1] 燕歌行:樂府舊題,多用來描寫北方邊地征戍之事和征人思婦的離情別緒。

[2] 開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

[3] 元戎:主帥。

[4] 和:以詩酬答。

[5] 漢家:借指唐朝。煙塵:邊塞的烽煙和戰塵,此指戰爭警報。

[6] 賜顏色:給面子。

[7] :擊,打。金:似鈴,行軍時用來節止步伐。榆關:山海關。在今河北秦皇島。逶迤:形容軍隊在山上曲折行進。碣石:山名,在今河北昌黎之東。

[8] 校尉:低于將軍的武官,指邊塞部隊長官。羽書:緊急軍情文書。瀚海:指大沙漠。單于:古代匈奴首領的稱號。狼山:即狼居胥山,在今內蒙古境內。

[9] 極邊土:邊境的盡頭。憑陵:來勢兇猛。

[10] 窮秋:秋末,深秋。

[11] 鐵衣:鐵甲,指遠戍的士兵。玉箸:喻婦女的眼淚。

[12] 薊北:今天津薊州區,這里泛指東北邊地。

[13] 絕域:極遠的邊地。更何有:什么也沒有,極言其荒涼。

[14] 三時:指早、中、晚。刁斗:古代軍中煮飯和打更用的銅鍋。

[15] 李將軍:指漢代名將李廣。據《史記》載,李廣愛護士兵,作戰勇敢,屢立戰功。

主站蜘蛛池模板: 荔浦县| 昌图县| 广水市| 云和县| 腾冲县| 澳门| 文登市| 宜兰县| 慈溪市| 灌云县| 通海县| 札达县| 丹寨县| 南宁市| 邹城市| 邵东县| 绩溪县| 左贡县| 海南省| 平远县| 建阳市| 抚顺市| 公主岭市| 庄河市| 云阳县| 景德镇市| 株洲县| 都安| 随州市| 任丘市| 蒙山县| 合作市| 寿光市| 噶尔县| 阿尔山市| 依安县| 十堰市| 盐源县| 疏勒县| 连云港市| 云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