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摘要

城市在旅游目的地體系中的地位毋庸置疑,城市旅游已經成為“遍及全球的一種極其重要的旅游形式”(Ashworth&Page, 2011)。然而,在實際的城市旅游開發中,由于缺乏科學理論的指導,開發者一直過分強調經濟利益,資本力量充斥著城市旅游空間的生產過程,這不可避免地影響了城市旅游發展的進程和方向,引發了很多現實問題。國內外已有的關于城市旅游的研究成果偏向于政府管理層面的對策性研究和地理學意義上的城市旅游空間結構研究,重視行政話語而忽視城市旅游者話語。本書以城市旅游者為研究對象,運用“旅游凝視”的新理論框架作為分析工具,對“旅游城市”“城市體驗”“城市景觀”等概念的內涵做出新的判斷和詮釋。通過理論思辨概念之間的脈絡和通路,以及扎根理論分析深度訪談材料和網絡游記,深入研究城市旅游者“凝視”城市的起點、過程和目標,并探索“旅游凝視”各個環節呈現出的特征。

本書的研究思路和研究結論如下:首先,介紹“旅游凝視”,對“旅游凝視”的概念與理論演變進行梳理,厘清這一概念與“視覺”“權力”等隱喻的區別和聯系,提出“旅游凝視”的真正內涵,關注“從物到意”的特殊過程,重構“旅游凝視”在邏輯、目的、起點、對象、主體五個維度的內涵。其次,簡單梳理城市的歷史變遷和城市本質主義的歷史演變,剖析當代城市意識的啟蒙,提出“旅游城市”并非現實中的物質城市,而是由于“旅游凝視”而存在于旅游者意識之中的感性城市,是知覺與情感在第一時間交融后的產物。同時,對城市的內涵和特征進行闡述,強調城市的“感性”維度。再次,以“城市旅游者的意義世界”為主題展開,研究旅游者與城市之間的體驗關系。本書從訪談和游記文本中,歸納出四類意義范疇:日常生活的彼岸、身體快感的極致、審美體驗的多元以及生命的自我認同。同時,這些意義范疇圍繞著意象、場所、情感、地方、超越等范疇呈現出正在變化的特征。最后,將“城市景觀”與傳統的物質景觀相區分,重新鎖定旅游者的體驗意識。游記文本的扎根理論分析向我們揭示了城市旅游景觀在“旅游凝視”中的生成與發展機制。

本書以旅游者微觀視角來研究城市旅游,有別于以往城市旅游研究中泛濫的宏觀或中觀的研究視角以及對策性的研究旨趣?!奥糜文暋币暯堑慕槿?,既厘清了旅游體驗過程中從感知到生成意義世界的過程,也彰顯了旅游的本質在于超越現實的精神世界。從“旅游視角”切入,并結合符號學、美學、哲學等相關學科成熟和系統的理論,“旅游城市”“城市體驗”“城市景觀”等概念都具有了與既有研究截然不同的內涵,跨學科的優勢還有助于對城市旅游行為進行系統的解析。對城市旅游者“凝視”行為的研究,從實踐上看,是中國城市旅游健康有序發展的新需要;從理論上看,可以豐富旅游體驗研究,填補理論空白。

關鍵詞:城市旅游;旅游凝視;旅游城市;城市體驗;城市景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浦江县| 房山区| 藁城市| 南丰县| 宝山区| 宝坻区| 来安县| 莎车县| 土默特右旗| 寻乌县| 丽江市| 盘锦市| 东莞市| 镇赉县| 锦州市| 安国市| 普陀区| 阿尔山市| 宁陕县| 临沂市| 长顺县| 漳平市| 广南县| 潢川县| 泰州市| 铁岭县| 通河县| 庆云县| 盘山县| 吉安市| 浪卡子县| 正定县| 肥东县| 万安县| 绥滨县| 肇东市| 周至县| 鄯善县| 韩城市| 年辖:市辖区| 元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