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日常生活技能與環境改造(第二版)作者名: 劉璇本章字數: 2619字更新時間: 2021-09-24 18:23:33
高等醫學院校康復治療學專業教材再版序言
高等醫學院校康復治療學專業教材第一版是由首都醫科大學康復醫學院和南京醫科大學第一臨床學院聯合組織編寫,一大批具有豐富臨床和教學經驗、有高度責任感、有開創精神的老教授和康復醫學工作者參與了教材的創建工作。本套教材填補了我國這一領域的空白,滿足了教與學的需要,為推動康復治療學專業快速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
經過自2002年以來的各屆學生使用后,根據教學反饋信息、康復醫學的發展趨勢和教育教學改革的要求,首都醫科大學康復醫學院又組織在臨床教學、科研、醫療第一線的中青年教授、學者,尤其以康復治療學專業一線的專家為主,繼承和發揚老一輩的優良傳統,借鑒國內外康復醫學教育教學的經驗和成果,對本套教材進行修訂和改編,力爭使修訂后的第二版教材瞄準未來康復醫學發展方向,參照國際PT和OT教育標準,以培養高素質康復治療專業人才為目標,以滿足教與學的需求為基本點,在闡述康復治療學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的同時,緊密結合臨床實踐,加強了教材建設改革和創新的力度,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康復治療學專業教材體系。
二版教材的修訂和編寫特點如下:
·在對教師和學生廣泛與深入調研的基礎上,總結和汲取了第一版教材的編寫經驗和成果,尤其對一些不足之處進行了大量的修改和完善,充分體現了教材的科學性、權威性與創新性,并考慮其在全國范圍的代表性與在本土的適用性。
·第二版教材堅持了“三基(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五性(思想性、科學性、啟發性、先進性、適用性)和三特定(特定對象、特定要求、特定限制)”的原則,以“三基”為重心、以臨床應用為重點、以創新能力為培養目標,在繼承和發揚第一版教材優點的基礎上,保留經典且注重知識的更新,刪除了陳舊內容,增補了新理論、新知識和新技術。
·第二版教材的內容抓住了關鍵,突出了重點,展示了學科發展和教育教學改革的最新成果,體現了培養高素質康復治療學專業人才的目的。因其層次分明,邏輯性強,結構嚴謹,圖文并茂,并且做到了五個準確——論點準確、概念準確、名詞術語和單位符號準確、語言文字準確、數據準確且材料來源可靠,所以屬于現階段的精品教材。
·第二版教材共計19種,根據康復治療學專業要求,新增《職業關聯活動學》1種。
1.《康復醫學導論》由李建軍教授主編,主要介紹康復與康復醫學的基本概念、基礎理論知識、康復醫學的基本方法、康復醫療服務體系、康復專業人員教育和培養,以及殘疾人康復事業等相關問題,是學習康復醫學的入門教材。
2.《人體發育學》由江鐘立教授主編,是國內第一部以新的視角論述人體發育與康復治療理論的專著。
3.《運動學》由劉克敏主任醫師和敖麗娟教授主編,是康復治療理論的基礎教材,內容包括:生物力學、正常人體運動學、運動障礙學、運動生理學、運動生化學、運動心理學。
4.《物理療法與作業療法概論》由桑德春主任醫師主編,主要介紹物理療法和作業療法的發生、發展過程,與之有關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基本特點及學習、運用的基本方法。
5.《康復療法評定學》由惲曉平教授主編,全書系統介紹康復評定學概念及理論、相關基礎知識、評定原理、評定所需儀器設備和方法,以及臨床結果分析,理論與臨床操作相結合,兼顧學科新進展,是國內外首部,也是唯一一部全面、詳盡論述康復評定理論與實踐的專業著作。
6.《運動療法技術學》由紀樹榮教授主編,是國內第一部運動療法技術學專著,詳細介紹運動療法技術的基本理論、常用的各種治療技術及其在實際工作中的應用方法。
7.《臨床運動療法學》由張琦副教授主編,根據國際上運動療法發展的新理念,結合國內運動療法及其臨床應用編寫而成,是國內目前內容最全面的臨床運動療法學教材。
8.《文體療法學》由金寧主任技師主編,主要介紹利用體育、娛樂項目對患者進行治療的方法,是PT和OT的補充和延伸,也是國內第一部文體康復治療的專著。
9.《理療學》由喬志恒教授和華桂茹教授主編,內容包括物理療法概論、各種電療法、光療法(含激光)、超聲療法、磁場療法、溫熱療法、水療法和生物反饋療法等。
10.《基礎作業學》由陳立嘉主任醫師主編,主要介紹現代作業療法的基本理論、基本技術和基本方法,也是第一部此領域的專著。
11.《臨床作業療法學》由陳小梅主編,國內和日本多位具有豐富作業療法教學和臨床治療經驗的專家共同撰寫,涵蓋了作業療法的基本理論、評定和治療方法等內容,并系統地介紹了腦卒中、脊髓損傷、周圍神經損傷、骨科及精神障礙等不同疾患的康復特點和作業治療方法,內容全面,具有很強的實用性。
12.《日常生活技能與環境改造》由劉璇副主任技師主編,是我國國內有關殘疾人日常生活動作訓練,以及患者住房和周圍環境的無障礙改造的第一部專著。
13.《康復心理學》由賀丹軍主任醫師主編,從殘疾人的角度入手,論述其心理特征及康復治療手段對康復對象心理的影響,將心理治療的理論和技術運用于心理康復,是國內第一部康復心理學方面的專著。
14.《假肢與矯形器學》由趙輝三主任醫師主編,內容包括:與假肢裝配有關的截肢,截肢者康復的新觀念、新方法,常用假肢、矯形器及其他殘疾人輔具的品種特點、臨床應用和裝配適合性檢驗方法。
15.《中國傳統康復治療學》由陳之罡主任醫師主編,內容主要包括中國傳統醫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以及在臨床中常用且比較成熟的中國傳統康復治療方法。
16.《言語治療學》由李勝利教授主編,借鑒國際言語康復的現代理論和技術,結合國內言語康復的實踐經驗編寫而成,是國內第一部內容最全面的言語治療學教材。
17.《物理療法與作業療法研究》由劉克敏主任醫師主編,是國內第一部指導PT、OT專業人員進行臨床研究的教材,側重于基本概念和實例分析,實用性強。
18.《社區康復學》由付克禮研究員主編,是PT、OT合用的教材,分上、中、下三篇。上篇主要介紹社區康復的最新理論、在社區開展的實踐活動和社區康復管理知識;中篇主要介紹社區實用的物理療法技術和常見病殘的物理治療方法;下篇主要介紹社區實用的作業療法技術和常見病殘的作業治療方法。
19.《職業關聯活動學》由朱平主任醫師主編,主要介紹恢復和提高殘疾人職業能力的理論和實踐方法。
在本套教材的修訂編寫過程中,各位編寫者都本著精益求精、求實創新的原則,力爭達到精品教材的水準。但是,由于編寫時間有限,加之出自多人之手,難免出現不當之處,歡迎廣大讀者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以便三版時修訂。
本套教材的編寫得到日本國際協力事業團(JICA)的大力支持,謹致謝忱。
高等醫學院校
康復治療學專業教材編委會
2011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