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5章 半生釀(九)

五日后

“這些時日多得姐姐照顧,若不是仕文還有公務在身,定要多陪姐姐幾日!....”

“別這么說,多認識一個兄弟也是好事!”

一向嗜錢如命的董穆青已經連續半個月沒出早市,要不是有陸云那賞錢安慰著自己的心靈,董穆青非得連著干好幾日生意,但這幾天魏仕文幫她清賬時平白多了許多銀錢,更是讓她覺得格外開心,故而今天連生意不做早早起來送魏仕文去上任,陸云牽著韁繩跟在他們身后,魏仕文則被董穆青拉著邊走邊囑咐。

魏仕文傷也好了大半加上路上還要費時間,所以是時候告別董陸二人走馬上任。

董穆青眼睛里也帶著笑意,嘴角更是咧得老高,很明顯十分滿意這個剛剛結拜的“兄弟”,一大早就準備了好多吃食給他放在馬背上,壓得馬差點罷工,好說歹說才減了些吃食,她仔細囑咐道,“兄弟可切記自己千萬小心,到了瓊州一定給姐姐來信,有什么事情就給姐姐說,缺衣少食的就來信給姐姐說,千萬要保護自己,特別是你妹妹的事情別讓多的人提起,免得節外生枝!”

前幾日董穆青也不知道哪里忽然來的想法,就跟魏仕文說要拜姐妹的事情,魏仕文細想董穆青這段時間對自己的諸多照顧更何況還有救命之恩,二人一拍即合當即就拉著陸云做見證結為了金蘭姐妹,對外則是以姐弟相稱,陸云自從前天回來之后意外得知這個魏仕文居然是個女兒身之后,立馬順心不少,從衙門回來之后,就鞍前馬后地給他購置東西,又早早起來要跟著董穆青一起準備東西,好送一送魏仕文。

可三人還沒走到城門口,就看見衙門派人守著,卻是已封了城門,只需進不許出。

“這是怎么回事?李頭,這好好的怎么封城啊?”陸云眼尖看見熟人,隨意拉了個正準備換崗的捕快問。

“陸兄弟,你們這是要去哪里?”那捕頭本來看見陸云松了松心,但看見牽著馬的魏仕文又立馬警惕起來,上下打量著。

“嗨,這不是前些日子我們在城外救得小兄弟,是個官身,如今傷養好了,這不是要走了嘛,之前也在衙門做過登記,縣令大人也給開了這個通關的戶碟!”陸云說著伸手問魏仕文要戶碟,拿過后就給那捕快看,還不忘塞了塊銀子孝敬孝敬。

“別,兄弟我受不起,這是上面的命令要封城!可比咱太爺官大!”李捕頭看完戶碟,把錢推回去,對著魏仕文恭敬地遞上戶碟,拱手道,“原來是魏參軍,小的也是奉命行事,您多體諒。今日封城令已下,您請回吧,上頭有令封城三日,飛出一只鳥都拿我們是問!”

陸云眼珠轉了轉,又看了看這陣仗,回頭跟董穆青耳語道,“掌柜的,許是之前招鐵匠的事,衙門之后會有大動作,這時候出城很可能會出事,不如回去等等,你帶魏兄弟先回咱們館子,我去衙門探探風!”

董穆青點點頭,回頭把事跟魏仕文一合計,只好作罷,二人牽著馬打道回府。

禹州縣衙縣太爺后院

捕頭王清匆匆而來,看見來人一驚跪在那人跟前行禮,那人捋了捋胡子大手一揮“免禮!”

王清上下看了看那人,見他一切安好,這才帶著埋怨的語氣說,“父皇,你說你好端端地來禹州城做什么?也沒帶多余的護衛,要不是兒臣巡街時發現了你們二位正待在街邊吃麻餅,怕不是想嚇死兒臣!”

“邕兒,別那么大驚小怪的,朕是來探訪故友,哪里是來給你找事的!你別說這禹州好吃的還真多!”昌隆帝拍了拍自家兒子的肩膀,想起多日前那碗鮮花粥,心里就直癢癢。

昌隆帝最是喜歡這第七個兒子,文武雙全除了有點木訥,是最像自己的那個,可惜太過良善、重感情,斗不過那幾個想著儲君之位的哥哥。

王清原名齊邕,母家姓王,是當今大涼皇帝第七子,奉皇命到禹州城尋人,才化名王清做了捕頭,對外則說是觸怒龍顏,被罰閉門思過。遠離朝廷是是非非,他倒也樂得自在,等他完成皇命還不做個閑散王爺好好將這天下看看。

而這禹州知縣劉知楓原是禮部尚書,仗著年輕口不擇言被下放到禹州來做知縣,實際上鎮南王也清楚明面上是個知縣,還不是想讓他來監督一縣之隔的自己,有無越矩的地方!對于王清做捕頭的事情自然也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隨他去折騰。

“您這...又是把政務留給四哥和六哥了?兒臣過幾日就要帶兵去剿匪,可昨日鎮南王卻派人來說要借兒臣三百兵馬助兒臣剿匪!可這事他又是從何得知?”王清看了看自家父皇隨手抹起一個點心塞到嘴里滿意地吃下,好氣地搖了搖頭,摸著下巴想這個鎮南王的事情。

“這事,朕聽說他家老大也在禹州,許是為了打掩護找兒子!你這糕點味道不錯,哪里買的?”昌隆帝說著又掐了一個吃,可惜只能吃兩個。

“這個啊,是剛剛知味館的伙計找兒臣打聽事情,送給兒臣吃的!”王清隨手拿了,敷衍了陸云兩句,匆匆就趕過來面見皇帝,說起陸云。

王清從懷里掏出一張疊好的紙,展開給昌隆帝看,“父皇,你看這印記你可熟悉?兒臣一直瞧著眼熟,但實在記不清在哪里看過!”

昌隆帝接過那紙,仔細地端詳著,又皺眉想了想,“朕看看,喲,這上面這個不是易家家徽,下面是個旭字!”昌隆帝捋了捋胡須,回想了下,“朕記得易家長房次子好像取得就是個旭字,那時候你才兩三歲,易家那孩子是在寺廟里上香時被偷走的,那時易家家主上報朝廷,還曾派兵去尋過,可惜無功而返!這東西你從何而來?”

王清見昌隆帝問這圖樣的來歷,本想瞞一瞞,但心虛地看了眼昌隆帝,直言道,“父皇,是前日里遇到的一個熟人,他脖子上就有一個這樣的東西,我瞧著好奇便問他從何而來,他說是自小佩戴的,撿到他的師傅說是父母遺棄在包裹旁!難道說?”

“改日你叫他過來,朕瞧一瞧!不,你帶他上京,讓易家自己去看!”昌隆帝慧眼如炬,捋了捋胡子說。

“是!”王清低頭接旨。

要說這易家,乃是出自西南望族云州易氏,百年大族,尚有四五個分支,輔佐過幾代帝王,經歷過幾代王朝興衰,曾出了三個中書令五個天子帝師,無比輝煌,發展到如今已大不如前,日漸式微,而如今算是爭氣的曾是旁支三房,但好在父子二人皆是高官在握,其父做到了尚書令一職,其中長房嫡長子易云升是這一代最為出名的,現任左中侍郎,現居望京城。

而之前說的就是這丟失的長房嫡次子易云旭,和長子易云升足足差了十一歲,易母是年逾四十忽然夢熊有兆,又是添丁進口的大喜事,易老太爺極為歡喜,易云旭未過百日便被雙親親自帶著去天龍寺上香還愿,誰知道第二日便發現孩子不見,那時在兵部任職的易云升派了人手去尋,只抓到了人拐子,孩子卻沒了下落,為此易老夫人落下了心疾,終日與藥罐為伴。

這事可大可小,若是皇家領了人過去,是不是易家的都得認下,假的打不了砍頭就是,賺兩聲吆喝,若是他們點播兩下自己找到,那易家也會記下皇家這份恩,易家如今在朝中頗受文官重視,甚至是文官的指向標,這么一份禮是皇帝送給王清的,就看他想不想要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靖州| 上林县| 韶关市| 大英县| 靖州| 内丘县| 库车县| 常宁市| 都昌县| 咸阳市| 宜章县| 合肥市| 靖江市| 宜兰县| 仁化县| 伊金霍洛旗| 丰镇市| 乃东县| 曲阜市| 屏边| 霞浦县| 库伦旗| 岑巩县| 苏尼特左旗| 天峻县| 观塘区| 诸城市| 莲花县| 武冈市| 响水县| 奈曼旗| 临西县| 缙云县| 逊克县| 金寨县| 准格尔旗| 铜梁县| 阿坝| 竹北市| 元谋县| 华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