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龍王鎮
- 凡人三部曲之成長與愛情
- 劣毛
- 2608字
- 2021-10-24 19:32:33
雖然我早就知道這邊有一個天主教堂,卻從來不知道這個教堂之所以現在信徒廣大,絕大部分原因都是因為女孩子婆婆是天主信徒。而她的十個子女自然全都是。然后她的十個子女又大都生活在這片土地上。
算起來,這邊山上有一半的人都算是她的后輩,這種影響力,當然是非凡的。也就是說在教堂周圍的這片土地上,不信天主教的就幾乎是異端。
女孩子的婆婆還在,就在她們院子的下邊住。自然女孩子要帶我去見見婆婆老人家。
婆婆非常的慈祥,見了我也很是歡喜。我只是在那里逗留片刻,然后就和女孩子回家了。
長這么大,我除了在從蒼溪往老家走的那天晚上在干霸王山上的陌生老者家里住了一晚上外,即使是在學木匠的所有時間里,即使是和三姐相處了那么多年,我沒有一次在別人的家里過夜。
所以,這天晚上,我要在女孩子家住一晚面臨著事實上的障礙。我不習慣。
雖然我在騎行中國的過程中可以很自然地住在任何一個陌生的旅館。但是這種住在別人家里的情況,我還是很不自在。
但我知道,這里不是別人的家,如果我和女孩子真的像我夢中的預言一樣,我們要結婚生子,即使她最終不知去向,這里,就是我需要熟悉并能安然休息的地方。
這里就是類似于家的一個溫暖港灣。
第二天早上我像往常一樣早早醒來。輕輕開了房門。她們都還沒有起床。我就一個人在屋階上找了把椅子坐下來安靜地看山上的風景,熟悉并喜歡這里。
有關于早起,這基本是刻在我血脈里的東西。
而女孩子家里邊起床的時間就要比我們家晚上半個小時以上。
這些差異就是一個家庭與另一個家庭的不同。而這些不同都是需要在心理上去包容與接受的事情。
女孩子媽媽仍然是全家最早起來的,然后看到我坐在屋檐下,頗有不好意思地說:“是不是睡不習慣。”
我說:“不是,我只是每天醒得早一點。”
接下來在女孩子媽媽熱好洗臉水開始做飯的時候,女孩子爸爸也起來了,最后是女孩子。
一起吃過早飯。我們就一起去趕集。她們這邊的集市是一個叫龍王的鎮子,比我們那邊三川鎮要更大一些,有一所高中,我們當年初中升高中考試就在那里。
從女孩子家下去,經過竹林、石磨、水井、再下幾級梯田,從一塊巨大的石頭上走過,從一顆老核桃樹下經過,再下五六級梯田,就到了機耕路上。
這條路一直通到上邊的教堂。再從教堂那里轉到山的對面,就沒有了。那邊僅有兩戶人家,再往山上走,就是所謂的七梁溝。有小路可以上去,是磨坊溝。
磨坊溝有我們整個鄉在我爺爺的帶領下修建的磨坊溝水庫。
我期望著將來和女孩子關系穩定下來以后從那條小路翻山回去。我只是回望了一眼那條機耕路的去向。
我們此時順著機耕路向下走,大約三百米左右就有一座小學校。女孩子說她小時候就在這里上學。這倒是比我們老家上學近。
但是學校非常的簡陋,操場只有我家的院壩大小。操場邊長了一叢竹子和兩棵桂花樹。
整個學校只有兩間教室,然后操場上只有一個藍球架。
我就在想,這里藍球如果從操場邊沿滾落下去,沒有一中午可能找不回來。而藍球從這里滾落下去的幾率又太大了。
整個小學沒有一個哪怕是石板制作的乒乓球臺。估計她是不會打的了。我沒話兒找話兒問:“你們打過藍球沒有?”
她說:“沒有。藍球跑下去了難得撿。”
昨天晚上孃孃又說女兒沒有讀多少書的事。
我說:“這有啥嘛,我也就讀了一個初中,現在在外面的世界里邊打工,就是讀個高中出來,也跟沒有文化一樣。在外面,根本沒有人在意一個打工的人究竟是讀了小學還是讀了初中還是讀了高中。凡是沒有上大學的,基本上就等于沒有讀書。”
這雖然是安慰孃孃和女孩子的話,同時也是安慰我自己。想起我當時要費盡心機超越我的那些考上了高中的同學們。想來他們也有極大的一部分只讀完高中了事,又被上一級篩選分類了出來,成為和我們一樣的打工人士。
雖然到目前為止我沒有遇到,但并不等于我以前的所有考上了高中的同學都會考上大學。
從這個學校一直往下走,順著最近的道路到龍王也要走1個小時。這個行程中我就有一種旅行的感覺。因為這是我從來沒有走過的道路,見到的是不一樣的風景。
重要的是,這是和女孩子在一起行走。雖然她比我小那么多歲,我很懷疑我們將來是否能夠修成正果。但是,她的確和我相處起來沒有隔核,有那種天然親近的意味。
這種意味,從所未有。
但這個階段還明顯不是戀愛的感覺。
與我當年希望和A在一起的那種感覺不同,也和我去集市上等候三姐不同,甚至與我和相愛的那個女人坐在橋頭的感覺不同。
這還不是戀愛,更不是相愛,自然還不是相愛過;但卻是一種清新自由的感覺,完全純粹而不需考慮任何具體事務的單純愿意的感覺。
她是個孩子。她也單純得完全就是一張白紙。我也成長得緩慢,雖然癡長七八歲,心智上卻仍然一樣的單純,沒有任何的心機。也許有一點點,但是,完全沒有必要使用心機。
走路就只是走路,看她就是認真的看她。和她說話,也許是因為我年齡大些的緣故,所以沒有緊張和任何的慌亂。她說話還是有點明顯的G市口音,這和我們這邊人的口音還稍有不同。
到龍王鎮的集市下了山之后還要順著山下的小河往上游走上三公里左右。小河水流不大,但從不干涸。因為我們這是屬于海洋性氣候,在春夏秋三季,總是雨水充沛,河水這個時節大多時候溢漲。只不過晴了幾天,河流兩邊的樹和灌木以及茅草明顯有洪水沖刷淹沒過的痕跡。
在河流的拐彎處,公路的右側有一處人造的閣樓,里邊供奉了神靈,這就是傳說當中的龍王廟。
在偏遠山區,每一個鄉鎮總有一兩處這種供人敬奉神靈的地方。只是我非常奇怪這種地方總是位于要道,但地勢總給人一種陰森可怖不光明的那種感覺。
即便是在陽光燦爛的中午,這些地方一個人經過也感覺鬼氣森森。我總是在想,這些長年不滅的香火的作用其實是在避免這些鬼氣對人世間的侵害。
神,本沒有,這些鬼倒有可能是真實存在的。
經過這里河流變得平緩,有一公里長遠,河流中用鋼絲繩吊了幾個類似于飛機或者魚一樣的水文儀器,我想,應當是測流量和流速的。
龍王鎮雖然整體并沒有增加大小,但是外觀已與我們當年來考試有明顯的不同。原先的可以容納我們幾個鎮來考試數百人學生的三層木結構旅館已拆除,新華書店也不見了。
想來社會發展,全部都需要用鋼筋水泥來建造,這是我們這個時代的最明顯特征。
孃孃和叔叔在鎮上也沒有買什么東西,我覺得主要是農民,特別是山里邊農民的娛樂活動的缺乏,趕集總是娛樂活動的一種重要方式。恰好我這個她們女兒的準對象來了以后,帶我去趕集那就很天經地義了。
女孩子也并沒有非買不可的東西。我就陪著她在集市上轉了幾圈。孃孃買了點兒菜,我就背在背兜里。一家人又慢慢往山上走。回到山上已經是中午一點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