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銅鏡,燃燒一萬點氣運頓悟!”
轟!
氣運劇烈燃燒著,一股無形的道韻勃發而出。
楊易立時就進入了頓悟狀態,思維前所未有的空明和敏銳,儒道九品立心之法,在他眼中沒有任何秘密可言。
實際上,儒基和道基在本質上都是一樣的。
凝練道基是人與物質共鳴,凝練儒基則是人與德行共鳴。
他凝練智基,自然就是要與智共鳴,以智為媒介,從而與天地交感凝練道紋。
十分鐘的時間說慢也快,很快就過去了。
楊易從頓悟的狀態中退出,臉色有些不好看,因為他竟然一無所獲,或者說無從下手,明明道理都懂,可就是做不到。
許久,他嘆息道:“看來,我與儒道真是無緣!”
果然,小說里的主角只存在于小說中,什么全系全能都是騙鬼的,他連門都入不了。
楊易搖了搖頭,很快就調整好了心態。
既然與儒道無緣,那就死磕武道吧。
雖然他武道資質同樣資質平庸,差不多屬于朽木不可雕也的級別。
但有青銅鏡相助,還是有些前途可言的。
楊易走出臥室,來到了院子中。
他心神溝通青銅鏡:“青銅鏡,燃燒一萬點氣運頓悟!”
轟!
氣運再次劇烈燃燒,一股無形的道韻勃發而出,楊易又進入了頓悟狀態。
他這次頓悟,乃是為了突破到武道八品練皮境。
其實,他早就修煉到武道九品圓滿了,離八品不過是一線之差,只是始終差一些感覺,所以才一直無法突破。
這次頓悟,必然可以一舉突破。
武道八品稱為練皮境,需要不斷以靈氣淬體,最終使得‘皮膚靈變’,通俗點的說法就是皮膚開始靈氣化。
頓悟之后,楊易立馬練拳。
在這種玄妙的狀態下,他能夠完美地掌控自己的肉身,每一寸血肉,每一寸肌膚,每一絲力量都掌控由心。
呼!呼!
磅礴的靈氣從四面八方匯聚而來,通過周身毫毛孔不斷涌入體內,楊易沒有引導他們進入血肉內腑,而是竭力封鎖在皮膚之中。
隨著周身皮膚中封鎖的靈氣越來越濃郁,一股磅礴的靈壓從中勃發而出,隨時都有可能爆發出來。
如果換作是平時,他恐怕已經無能為力了。
但此時,他就是自己肉身的主宰,掌控由心,越來越多的靈氣被封印在皮膚中,最終達到了某個極限。
轟隆隆!
原本要爆發出去的靈氣,竟然猛然回縮,完全融入到皮膚之中。
與此同時,他的身體也似乎化為了一個靈氣黑洞,在瘋狂吞納著周圍的天地靈氣,他的皮膚就像是無底洞一般,再多的靈氣都能夠儲存。
武道八品,成了!
楊易欣喜,他沒有停下來,反而更用心的練拳,因為皮膚第一次靈變,覆蓋的范圍越廣,接下來的修煉就越輕松。
一般來說,很多人突破都是皮膚某一點靈變,然后以某一點為核心朝周身蔓延,直到全身皮膚都初步完成靈變后,就是八品大成了。
接下來,就是在皮膚中開辟靈脈,繼續靈變。
當靈脈被完全開辟出來,周身皮膚也完全靈氣化了,那么就是武道八品圓滿。
十分鐘的頓悟時間很快就過去了,楊易沒有停下了,繼續燃燒氣運修煉。
這種狀態下的練功效率雖然遠遠無法和頓悟相比,但至少也是屬于‘天才’級別的人在修煉,效果還是非常不錯的。
楊易控制著皮膚靈變區域,先是從左胸口開始,然后朝四周蔓延,直到軀干正面和脖子都初步靈氣化后,他才停了下來。
他首先選擇靈氣化的皮膚區域,當然是人體最脆弱的部分。
皮膚靈氣化后,不僅僅是皮膚會變得更加堅韌,刀劍難傷,更是可以覆蓋一層護體靈氣,具有非常強的防護作用。
…………
傍晚的時候,嚴明軒回來了。
楊易問道:“消息打探得怎么了?”
嚴明軒翻了白眼,說道:“事情那有那么快,而且為了不引人注意,很多時候我都不能夠直奔主題,需要繞著彎的了解。”
楊易皺眉,沉聲道:“回家的時候,我感覺有人在跟蹤我。”
嚴明軒神色立馬嚴肅了起來,凝重道:“我會加快速度的,三天,最多三天,我一定可以完成對他們的初步調查。”
楊易點了點頭:“三天,可以。”
嚴明軒說道:“對了楊易,今天晚上去我家吃飯,我爹讓我娘備了一桌酒席,謝謝你昨天救了瑤瑤。”
楊易爽快答應:“行啊。希望你爹可不要又給我臉色看就好。”
嚴明軒嘿嘿笑道:“放心,你的一首詠荷,讓我爹對你大有改觀,再說你還救了瑤瑤,他怎么可能還會像以前那般對你。等會席間我再說起你奪得賽詩大賽的事情,我爹還不對你驚為天人啊。”
楊易想到嚴師法聽到后可能會露出的驚愕神態,不由哈哈一笑。
這一幕,他很樂意見到的。
斗法數年,他可是一直處于弱勢。
嚴明軒突然問道:“楊易,你在拔出青天刀的時候,心中想著的是什么?今天一下午,學宮里都在討論,拔出青天刀的人應該開創了一門學說,而且不在‘天人感應’之下。你不會真的開創了一門儒家學說吧?”
按嚴明軒所說,正是基于這個觀點,現在大家都把懷疑目標放在了精通儒家經學的大儒身上,因為儒道三品境界名為著書。
著書,那自然得有一家之言。
因此儒道三品,是最有可能自創一門學說的。
當然,也有可能是儒道四品的賢者,因為從四品突破到三品需要著書立言,有可能是雖然還未著書,但已經構筑好了學說主體思想。
因此目前來說,楊易還是非常安全的,沒有人會懷疑到他頭上。
如今稷下學宮在進行自我排查,看是不是學宮的賢者或大儒所為,如果不是的話,那么再尋找可就難了,因為稷下學宮只是儒門圣地,大周各地都是有書院的。
這些書院里也不乏賢者,甚至是大儒,每年都有不少人來稷下學宮朝圣。
楊易當然不可能說是心學,這東西根本沒辦法解釋,就他這種連九經都沒有認真看完一本的人,怎么可能能獨創心學。
于是瞎扯道:“怎么可能!那董天舒不是一品儒圣么,我當時就在自我催眠,我就是儒圣,我就是儒圣,董天舒沒有什么了不起的。于是,青天刀就被我拔了出來。”
嚴明軒翻了個白眼,楊易的話,他一個標點符號都不相信。
不過楊易不想說,他沒有繼續追問。
自從從府衙被放出來后,他就總感覺楊易變神秘了起來,如果不是發小,對楊易無比熟悉,他都懷疑楊易被人掉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