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節 道清鐵路(新鄉市)
道清鐵路是從安陽滑縣道口鎮中經新鄉至焦作市博愛縣清化鎮的一條豫北地方鐵路,因東起滑縣道口鎮,西終止于博愛縣的清化鎮而得名。道清鐵路全長150公里。1902年7月開工,1904年3月7日,道口至待王段通車。1907年3月3日,道清鐵路全線筑竣通車,是河南省內最早竣工的鐵路線。
民國《新鄉縣續志》記載:“道清鐵路,光緒二十八年修入新境,東自白露站西入境,西至大召營西出境,城東南許窯為新鄉老站,城西南為游家墳站。自游家墳北分支路與京漢鐵路相聯絡為道清鐵路新站?!?a id="w26">[26]
道清鐵路是英帝國主義為掠奪焦作煤礦資源而修建的一條運煤專用線,橫跨浚縣、滑縣、汲縣、新鄉、獲嘉、修武、河內7縣。后來,又從清化向西南延修13.25公里。至此,道清鐵路全長163.70公里,共設陳莊、清化、柏山、老君廟、李封、焦作、待王、修武、獅子營、獲嘉、大召營、游家墳、新鄉、白露、汲縣、李源屯、柳衛、王莊、道口、三里灣20個車站,鐵路沿線共建橋梁94座、涵洞116個,站房32303平方米。
邑人田蔭生記載了道清鐵路通車后新鄉的變化:“自京漢道清相銜接,四通八達,商業日臻繁盛,數年以來,幾為城鎮鄉貿遷有無之中心點?!?a id="w27">[27]“道清鐵路一半路段在新鄉境內,提升了新鄉在河南、特別是豫北地區的經濟、政治地位,使新鄉從一個三等小縣成為豫北重鎮,成為豫北地區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逐步取代了豫北三府(彰德府、衛輝府、懷慶府),并躋身于全國中等城市行列?!?a id="w28">[28]
1938年,道清鐵路新鄉段被拆除,道清鐵路成為新鄉鐵路發展史上一段重要篇章。鄭州大學歷史學院研究生以道清鐵路為題撰寫碩士學位論文,探討鐵路與新鄉興起的關系,認為新鄉因道清鐵路從三等小縣躋身于全國中等城市,“新鄉從一個普通小縣城變成了京漢鐵路與道清鐵路交匯的要沖,其戰略地位和經濟地位變得愈發重要”[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