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節 研究背景及意義

一 研究背景

(一)世界經濟發展面臨人口老齡化挑戰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和醫療條件的不斷改善,導致人口生育率的不斷下降以及人均預期壽命的不斷延長。人們在享受預期壽命延長所帶來喜悅的同時,人口老齡化問題相伴而來。根據聯合國《世界人口展望(2015)》中公布的數據資料顯示,1950年世界發達國家與地區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已經超過7%,發達國家開始進入人口老齡化社會,人口老齡化程度最嚴重的三個國家分別是日本、意大利和德國。2005年世界人口數量為65億,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數量為4.5億,占總人口的比重達到7%,意味著全球開始進入人口老齡化社會;2010年世界人口數量為69億,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數量為5.3億,占總人口的比重為7.7%;到2015年世界人口數量增加至73億,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數量為6.1億,占總人口的比重上升至8.4%[1]。根據美國人口普查局發布的《老齡化的世界:2015》報告中數據顯示,預測2050年世界人口數量將達到100億,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數量將達到16億,占總人口的比重將上升至16%,全球將面臨嚴重的人口老齡化問題。

人口老齡化對世界經濟發展的影響日益凸顯。盡管發達國家擁有強大的經濟實力作為支撐,但由于人口老齡化加劇所引起的勞動力短缺、勞動生產率下降以及養老負擔加劇等問題也不容小覷,這些問題逐漸成為發達國家經濟發展的阻礙力量。Chong-Bum An、Seung-Hoon Jeon運用1960—2000年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34個成員國的面板數據進行相關研究,結果表明經濟增長與人口老齡化進程之間存在著倒“U”形關系。[2]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預測結果顯示,2050年世界大部分發達國家養老支出占GDP的比重將達到10%以上。可見,人口老齡化對世界經濟發展已經形成了挑戰。

(二)中國社會呈現“未富先老”的特征

中國是世界人口大國,同時也是一個發展中國家,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得益于充足的勞動力供給,充分利用了“人口紅利”促進經濟增長。隨著人口老齡化問題的加劇,中國依靠“人口紅利”促進經濟發展的時期已逐漸接近尾聲。根據聯合國界定的65歲及以上人口超過7%進入人口老齡化社會的標準,2000年中國開始進入人口老齡化社會,2015年65歲及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為10.5%,預計到2050年這一比重將達到33.1%,屆時在中國3人中就有1人是老年人[3]。《中國人口老齡化發展趨勢預測研究報告》中也指出,2001—2100年,中國人口老齡化將經歷快速發展、加速發展以及穩定且重度發展三個主要階段。但與大多數發達國家不同的是,中國人口老齡化的到來比預期時間早,發達國家是在經濟發展進入較高水平階段后才開始面臨人口老齡化問題,而中國則是在經濟發展水平處于較低階段時進入人口老齡化社會,具有“未富先老”的特征。

(三)勞動力年齡人口規模下降但勞動參與率有上升趨勢

自計劃生育政策執行以來,中國人口自然增長率以及少年人口數量快速下降,由于人口年齡結構慣性促使勞動力人口數量規模不斷擴大。但從2005年開始,中國勞動年齡人口在總人口中的比重增速呈現放緩趨勢,2011年這一比重出現首次下降,并且之后呈下降態勢[4]。此外,根據《中國統計年鑒(2016)》公布的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勞動年齡人口數量為100469萬人,比2013年減少113萬人,到2015年勞動年齡人口數量減少至100361萬人。隨著人口老齡化進程的不斷加劇,中國在未來幾十年內勞動年齡人口數量將會繼續下降。與勞動年齡人口數量下降趨勢相反,中國勞動參與率從2011年開始呈現穩中有升的趨勢,2015年勞動參與率為79.8%。最能代表勞動力供給程度的勞動參與率為何在人口老齡化背景下出現上升趨勢?人口老齡化對勞動參與率的影響如何?人口老齡化通過勞動參與率是否對經濟發展產生影響?這為研究人口老齡化對經濟增長的影響提供新的思路。

(四)經濟增長過程中呈現“高儲蓄、低消費”現象

中國經濟快速增長的過程中,一直表現出儲蓄持續偏高、消費低迷的現象。根據《中國統計年鑒(2016)》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居民儲蓄率總體呈上升趨勢,1978年中國居民儲蓄率為12.5%,2015年上升至28.5%,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居民消費則一直處于相對低迷狀態,1978年中國居民消費率為48.8%,到2015年下降至38.6%,不僅低于發達國家的平均水平,也低于同等發展中國家的水平,這顯然與中國居民人均收入水平持續增加的現實相矛盾。盡管中國政府近些年不斷采取擴張性財政政策以刺激居民消費,但實際效果并不理想,居民消費水平和邊際消費傾向仍繼續下降,儲蓄水平和儲蓄傾向則不斷攀升,內需不足已經嚴重影響中國經濟增長。在這樣的現實情況下,人口老齡化趨勢的加劇對居民儲蓄與消費存在正向還是負向效應?人口老齡化是否加速了中國居民“高儲蓄、低消費”現象的出現?人口老齡化通過居民儲蓄與消費對經濟發展產生怎樣的影響?對這些問題的探討也可以成為人口老齡化影響經濟增長研究的全新視角。

(五)人力資本對經濟增長的影響作用日益凸顯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增長創造了世界經濟發展的奇跡。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資料顯示,1978—2012年中國經濟年均增長9.8%,遠高于同期世界經濟年均2.8%的增長速度。2013年開始,中國經濟增長逐漸步入中高速增長的新常態階段,增長速度依然維持在7%—8%的水平。中國經濟高速增長主要是依靠“高投資、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實現的,付出了資源和環境的代價。面臨日益嚴重的生態環境等問題,傳統經濟增長方式已經不再適應新經濟發展形勢,因此,中國需要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依靠勞動者素質的提高、科學技術的進步以及創新等方式促進經濟增長,這使人力資本在經濟增長中的作用日益凸顯。在人口老齡化日益加劇的形勢下,van Zon和Muysken[5]、Fanti和Gori[6]、蔣正華[7]等學者認為人口老齡化對人力資本具有促進作用,而Andersson[8]、Fougère等[9]、郭震威和王穎[10]等學者則認為人口老齡化對人力資本具有阻礙作用。面對人口老齡化進程加快的現實,以及人力資本在經濟增長中作用的不斷增加,人口老齡化對人力資本的影響具體如何?人口老齡化通過人力資本對經濟增長能夠產生怎樣的影響?這些都是值得關注的問題。

綜上所述,在世界人口老齡化趨勢不可逆轉的現實背景下,中國人口老齡化進程也在不斷地加快,這勢必給中國經濟的發展帶來一定程度的影響,全面、科學、系統地分析人口老齡化對經濟增長的影響成為理性看待人口老齡化對經濟增長帶來或積極或消極影響的依據。人口老齡化對中國經濟增長的影響效應如何,影響程度多大,是否阻礙了經濟發展?人口老齡化通過怎樣的作用機制而影響經濟增長?人口老齡化對勞動力、消費儲蓄以及人力資本產生怎樣的影響?這些都是需要研究的問題。

二 研究意義

人口老齡化對經濟增長的影響極為復雜,既面臨著諸多理論障礙,也面臨著實踐問題。因此,研究人口老齡化對經濟增長的影響具有重要的理論與現實意義。

(一)理論意義

首先,深化人口老齡化對經濟增長影響的理論認識。在經濟增長理論中,勞動、資本、人力資本以及技術進步等因素是影響經濟增長的重要因素,人口是社會發展的主體,人口老齡化是人口轉變的結果,其不直接對經濟增長產生影響,而是通過中介傳導間接影響經濟增長。本研究將人口老齡化因素和人力資本因素納入索洛經濟增長模型,通過建立新的經濟增長平衡路徑,對人口老齡化的經濟效應進行分析,并以此為基礎,構建了人口老齡化影響經濟增長的作用機制,進一步深化了人口老齡化對經濟增長影響的理論基礎。其次,本書嘗試探究人口老齡化變動通過中介變量影響經濟增長的綜合效應,在具體路徑分析時,并非單一的路徑,而是幾條路徑的相互交織,有時甚至產生作用方向相反的力量,而人口老齡化對經濟增長影響的綜合效應程度大小取決于合力指向,本研究方法改變了以往僅研究人口老齡化對經濟增長的某一方面或幾方面的局限,為研究人口老齡化對經濟增長的影響提供全新支撐與思路。

(二)現實意義

首先,有利于科學認識人口老齡化與經濟增長的關系。在人口老齡化背景下,研究人口老齡化與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是現實的迫切需要。目前,在已有的相關研究中,學者關于人口老齡化影響經濟增長所得觀點并未達成一致。本書最終的實證結果顯示,人口老齡化不是經濟增長的直接因素,因此并不直接作用于經濟增長,而是通過勞動力、居民儲蓄與消費、人力資本中介變量對經濟增長產生綜合效應,并且目前階段表現為正效應,這意味著現階段人口老齡化并沒有阻礙經濟的增長,相反由人口老齡化而引起的一些經濟因素變化(既有促進因素,又有阻礙因素),最終綜合體現在經濟增長上的是正效應,這有利于改變現實中人們對人口老齡化問題的不科學看法,從而能夠正視人口老齡化與經濟增長的關系。其次,從全新視角看待人口老齡化對勞動力供給的影響?,F有關于人口老齡化與勞動力供給關系的研究中,主要集中研究對勞動力供給規模的影響,忽視了勞動參與率這一重要的因素。本書通過實證研究發現,老年人口撫養比的增加有利于提高勞動參與率,這說明面對龐大養老負擔壓力下的中國勞動力數量雖然在減少,但為承擔家庭的撫養責任,勞動者盡可能使自己處于工作崗位上,積極工作,這為研究人口老齡化對勞動力的影響提供一個全新視角。此外,為政府制定人口與經濟發展戰略提供參考。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是經濟社會和諧發展的需要,事實上,人口老齡化對經濟增長的影響極其復雜,人口老齡化通過勞動力供給、居民儲蓄與消費、人力資本對經濟增長產生間接效應,既有正效應也有負效應,這些研究可以為政府制定關于促進人口老齡化與經濟協調發展政策等方面提供一定的參考與借鑒。

主站蜘蛛池模板: 获嘉县| 思茅市| 阳城县| 尖扎县| 双鸭山市| 凭祥市| 女性| 东辽县| 永清县| 南开区| 本溪| 津市市| 登封市| 庄浪县| 山阳县| 乳源| 花垣县| 乌拉特前旗| 于都县| 芦山县| 肥乡县| 石台县| 吴川市| 台南市| 资溪县| 河西区| 宝兴县| 蒲城县| 华安县| 喜德县| 涟水县| 湄潭县| 文安县| 松溪县| 英吉沙县| 波密县| 平阳县| 连城县| 诸城市| 襄垣县| 吴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