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自序

《朱子語類》是朱熹在各地講學時,弟子門人記錄整理,最后經(jīng)黎靖德統(tǒng)一匯編校訂而成的講學問答的實錄。《朱子語類》較為真實地反映了一代理學大師朱熹的思想演變脈絡(luò)和南宋當時的社會生活狀況,文中記載了朱熹晚年的許多精要論述,其中糾正二程解經(jīng)誤失以及他自己早期著作中的某些觀點達數(shù)百條。這些論述多未載于他的文集和著述中,蘊含著朱熹思想發(fā)展的曲折與精微之處。《朱子語類》一百四十卷中,《四書》占五十一卷,《五經(jīng)》占二十九卷,哲學專題如理氣、知行等,專人如周、程、老、釋等,以及個人治學方法等,約占四十卷,歷史、政治、文學等約占二十卷。這些講學語錄皆為師生間往復(fù)詰難相互研討學問時的隨問隨答,氣氛比較自由,不像著書立說那樣嚴肅鄭重,態(tài)度比較真切,往往更注重實情。其中不乏思想火花的即興迸發(fā),評述時事的真情流露,往往揮灑自如,生動活潑,一顰一蹙,纖悉詳現(xiàn),在朱子之學中猶如畫龍點睛,讀之有破壁飛騰之感。

20世紀90年代以前,《朱子語類》的相關(guān)研究,幾乎都是在朱子學的大背景下進行的有關(guān)朱子思想文化及教育思想的研究,90年代以后才逐漸從語言學角度對《朱子語類》進行研究。其中有上海師范大學博士論文3篇:(1)劉杰2010年博士論文《〈朱子語類〉文獻語言研究》,(2)楊艷2011年博士論文《〈朱子語類〉版本與語言問題考論》,(3)甘小明2012年博士論文《〈朱子語類〉概念場詞匯系統(tǒng)研究》;上海師范大學碩士論文4篇:(1)劉靜2011年碩士論文《〈朱子語類〉異序詞研究》,(2)駱娟2011年碩士論文《〈朱子語類〉四字格詞語研究》,(3)沈葉露2011年碩士論文《〈朱子語類〉異形詞舉隅》,(4)馬文2012年碩士論文《〈朱子語類〉義類詞群研究》;專著有徐時儀先生2013年《〈朱子語類〉詞匯研究》(上下冊)。另外還有相關(guān)期刊論文若干,在此就不一一列舉了。

以上論文及專著從文獻版本、詞語考釋,詞語結(jié)構(gòu)以及詞語意義等方面進行了研究,為進一步研究《朱子語類》奠定了良好的文本基礎(chǔ)和深入研究的前期平臺,《〈朱子語類〉身體動作類義類詞群》將在此基礎(chǔ)上進行,并以詞群語義范疇為理論框架,進行身體動作類詞群的系統(tǒng)研究。

本書對《朱子語類》中的義類詞群進行研究時,要解決的就是對所研究的義類詞群進行語義分類,首先按照語義范疇進行分類,分出“手作類”“口作類”和“行走類”(其中,行走類應(yīng)包括行走相關(guān)的因素,即行走的姿態(tài)、動作、行走的載體——道路、性質(zhì)、施事等相關(guān)因素)三大類,在每個大類里,以幾個具有代表性的核心詞素為中心點,比如手作類中有“提、指、推、探、抬、批、挑、摸、尋、索”十個核心詞素,每個核心詞素又可以組成若干詞匯,列出這個核心詞素組成的所有詞匯,放在一個大的聚合群里,然后再討論這些詞群在同一級別大聚合群里的空間認知及發(fā)展演變歷程。

本書考察的《〈朱子語類〉身體動作類義類詞群研究》,與本人已經(jīng)出版的一部拙作《〈朱子語類〉語匯研究》互為補充,互為輝映,使其相得益彰。

本書使用的《朱子語類》為1986年中華書局黎靖德本,且文中把《朱子語類》簡稱為《語類》。文中《語類》中的例句引用示例如下:肅拜,“但俯下手,今時抬”,傳云“介者不拜”,“敢肅使者”,是也。(6,91,2332)其中圓括號中的數(shù)字分別代表該例句在《語類》中的冊數(shù),卷數(shù),頁碼數(shù)。

主站蜘蛛池模板: 鄂托克旗| 金山区| 玉林市| 政和县| 红河县| 鲁甸县| 葫芦岛市| 宁南县| 北川| 尼木县| 金沙县| 浮梁县| 保德县| 化隆| 准格尔旗| 广汉市| 崇阳县| 淮北市| 张掖市| 金沙县| 贺兰县| 南昌市| 呈贡县| 休宁县| 湘潭市| 弥渡县| 邢台市| 富阳市| 龙泉市| 綦江县| 格尔木市| 临漳县| 陈巴尔虎旗| 肇庆市| 卓尼县| 张掖市| 连南| 铁力市| 汤阴县| 全州县| 都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