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傳統文化要略
- 賈成祥 魏孟飛
- 813字
- 2021-10-15 11:12:54
序言
在古老中國步入現代化的近百年中,中華傳統文化走過了曲折坎坷的路程。與之相應的是,守護中華民族健康與發展的中醫藥文化也經歷了多次存廢之爭。在某種意義上,中醫藥文化是整個中華傳統文化的縮影,對中醫藥的質疑與否定,本質上是對中華傳統文化現代價值的質疑與否定,而對傳統文化背后的價值系統和思維方式的遺忘,最終也會反映在對中醫藥文化的誤解與疏離上。作為高等中醫藥院校講授傳統文化課程的教師,每每看到學生學習中醫不得法、思維方式嚴重西化、對未來感到迷茫,我們都會感到開設傳統文化類課程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基于此,我們在全國中醫類院校中較早地開設了“中國傳統文化概論”和“國學經典導讀”課程,并受到了學生的廣泛歡迎。許多學生反饋說,學習了這些課程,以前理解不了的中醫問題慢慢就想明白了;以前不知道中醫和國學經典之間有什么關系,學習了這些課程以后,才發現國學與中醫是完全相通的。學生的變化和成長使我們進一步認識到該類課程的重要意義。在今年講授“中國傳統文化概論”并錄制線上精品視頻公開課時,我們將講稿整理出來,并將本書命名為“中華傳統文化要略”。本書圍繞多個知識點展開,同時考慮到學生的接受能力,重在基礎知識的介紹,并力圖聯系生活、聯系中醫,希望能夠對中醫類專業的學子及社會上的國學與中醫愛好者有所幫助。
在今年的全國中醫藥大會召開前,習近平主席就中醫藥工作做出重要指示時指出,要遵循中醫藥發展規律,傳承精華,守正創新。我們在想,守正創新的“正”究竟指什么?從中醫的視角來看,“守正”就是要守住中醫的正脈,守住中醫的原創思維方式,按照中醫的內在發展規律來學習、傳承、發展中醫。從文化的視角來看,中華傳統文化就是中醫的“正”,脫離了中華傳統文化,中醫也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本書的編撰,也是助力中醫教育“守正”的一種嘗試吧。由于編者水平有限,本書難免有諸多不足之處,還望各位讀者能夠提出寶貴意見,以便進一步修訂完善。
賈成祥 魏孟飛
2020年3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