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訊道節目制作綜合實驗教程
- 張輝剛 張彤編著
- 2975字
- 2021-09-28 16:00:24
第二節 中期節目錄制
經過前期構思創作階段的準備,電視節目需要將策劃過程反映成具體的電視節目,實現電視化手段,即進入第二個主要階段——節目的錄制。在錄制階段,導演組需要按照前期做好的各項準備,并結合現場實際情況完成錄制。在多訊道錄制過程中,由于導播和攝像是以實時配合的方式錄制的,在錄制難度上會比單機或多機拍攝難度要大。因此,為保證錄制的順利進行和節目的精彩呈現,在錄制前就需要演員配合導演組進行不帶機彩排和帶機彩排等走場演練,通過反復排練將策劃中未考慮到的突發狀況反映出來,指導主創人員重新分析并制訂相應的應急預案,以保證節目的順利錄制。
在錄制過程中,為保證導播和各工種之間配合默契,同時也能留有充裕的反應時間用來激發導播和攝像,導播和其他工種之間形成了一套相對固定的口語表達,即導播口令。導播口令的準確使用是各工種需要掌握的核心要素,因此,同學們在錄制過程中,除要嚴格把關彩排過程,重視導播和其他各工種之間的默契配合關系外,更要熟練掌握導播口令并加以靈活運用。
一 排演
彩排是對錄制或播出的內容進行事先的預演,一般可分為不帶機彩排和帶機彩排兩種。在具體的彩排過程中,導演可對方案進行仔細預演,同時也可及時解決彩排過程中出現的各類突發問題。
(一)不帶機彩排
不帶機彩排俗稱走場,指演出人員在導演的安排和協調下進行最基本的節目走位活動。導演需結合演員和節目的具體情況來考慮攝像機應置于什么位置,以及攝像機與演員之間的關系。導演需及時告知演員準備表演的大致位置,讓演員盡可能自然走位。同學們在實訓環節的不帶機彩排一般可遵照以下原則進行。
1.不是所有彩排都必須在演播室或排演廳中進行,在條件不允許或緊急情況下可先在較為空曠的室內進行,如以桌子、椅子和在地面上做的粉筆標記來代表布景和家具。
2.導演可根據演員最自然的行動來設計走位,但要記住攝像機和話筒的位置及移動情況。為了更好地糾正演員的走位問題,導演助理可對主要演員的走位活動做出記錄,以便對走位中的問題進行糾正。
3.在排練過程中可將要錄制的場景都按順序走一遍,如果是直播節目或現場錄制節目,至少應將整個腳本完整錄制一遍。
4.通過排演,準確計算出各段落和整期節目時間長度,從而為攝像機的長距離運動、過渡音樂、主持人的引言和結束語、開頭和結尾的字幕、廣告片的插播等環節留出足夠的時間。
(二)帶機彩排
帶機彩排,是指將整期節目的流程按節目最終播出要求完整地進行一遍,所有環節都是按照錄制或者播出要求進行1∶1錄制。帶機彩排的目的是讓演播室各個部門和工種對節目錄制或直播各流程和環節做到心中有數。同時在帶機彩排的過程中,還可及時對不盡如人意的設計以及發現的問題進行糾正,以保證正式錄制或者直播時能夠萬無一失。當然,對于較為重要的節目內容,還可事先錄制好備播帶,并在直播時等速率實時播放備播帶,一旦在直播時現場出現無法補救的失誤,或很難迅速解決的突發狀況,導播則可迅速切進備播帶,待問題解決后再切入現場。
1.斷續排演
斷續排演是指在排演時一旦遇到問題,導播可隨時叫停,并與攝制人員或演員討論,然后再回到腳本上的邏輯切入點重新開始排演。盡管這種方法很費時,但可以有效避免再出現同樣的問題。
2.持續排演
持續排演是指在排練時不會因出現問題而中斷排演,所有的問題會集中在排演之后再作討論商議。如果導演計劃進行整個節目的直播,或進行不間斷的現場錄制,就應該使用持續排演。一長段沒有任何干擾的排演不僅能使團隊對節目的總體發展和結構建立整體印象,同時還能極大地幫助出鏡人員掌握自己的速度。
二 導播口令
導播口令是錄制過程中導播與其他各工種進行交流的專業術語,導播口令能使攝制組所有成員在最短的時間內統一有序地聽懂導播意圖。導播口令如同其他語言一樣,服從于個人的習慣,雖然不同的導播會有各自不同的導播術語表達習慣,但在基本表達上仍有其標準規范。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多訊道節目制作的水平會不斷改進,為滿足導播的使用需求,導播口令也會發生一定的變化,但導播在使用導播口令時一般會遵循以下原則。
1.語言簡單明了
由于導播在切換畫面的過程中速度極快,鏡頭長度通常以秒來計算,因此,導播在發口令時所使用的語言應力求簡單明了,使接受口令的人既容易聽懂,又不至于信息太多接受不了,只有這樣,導播的意圖才能被清楚地傳達出來。
2.術語通用規范
由于時間上的限制,導播口令通常會很短,但又不能只為了求短求快而讓其他工種無法準確理解導播的意圖。在長期配合的過程中,導播和攝像之間會形成一定的默契,以至于有些調度并不一定要通過發布口令來完成。更重要的是,通過使用通用規范的導播術語,則能減少工種之間交流的時間長短,簡單一兩個關鍵詞就會表達出一個相對煩瑣的調度要求。因此,導播發布口令使用的語言應盡量使用本地、本機構、本制作組通行的術語。

續表

三 錄制過程中的其他技術問題
(一)錄像技術
在正式錄像之前,詢問攝像師是否調好白平衡;在拍攝時要仔細監聽前景和后景傳來的聲音,但不要因為微弱的聲音而中斷拍攝。
在錄制比較重要的節目時,可考慮是否有必要在2號機方向的攝像機內放置存儲卡。這是因為在導播切換畫面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失誤,如果該節目需要在后期進行修改,就可用存儲卡內2號機相對穩定的大全景來彌補一些較為嚴重的失誤鏡頭。
(二)燈光和收音
在正式錄制前,應檢查燈光和收音效果。檢查所有收音設備是否能夠正常收音,話筒是否充滿電,音質是否有損壞;檢查所有燈光能否正常運行,角度是否合理,若有問題,都應在正式錄制前全部修復解決完畢。
(三)視音頻
在正式錄制前,檢查所有的音視頻文件格式能否正常播放,需要通過LED屏展現的舞美是否可正常播出。通常有些文件會出現格式的轉變等問題,這些都需要在正式錄制前解決,以免影響節目效果。
四 應急預案的重要性
在多訊道節目錄制過程中出現失誤是在所難免的,成熟的團隊會依據之前經驗就很多問題在策劃前期作出針對性強的應急預案,而一些突發的、臨時的問題則需在此階段及時制訂方案應急處理。雖然應急預案可在一定程度上保障節目的順利錄制,但由于很多突發性事件是不可預知的,一旦發生便不可逆轉,這就要求現場工作人員在應急預案的基礎上及時地作出調整,盡量減少失誤以挽回節目損失。
在高校多訊道制作實踐中,由于同學們缺乏一線實戰經驗,通常只能通過在策劃和彩排過程中仔細考慮節目錄制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并制定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法,才可能避免過多失誤的出現。但也正是因為這一原因,建議高校在實訓環節應盡量采用擬直播的形式進行練習,這是因為,盡管擬直播的形式可能會導致失誤的出現,但相應的同學們應對突發狀況的能力則能得到極為有效的提高。
五 拆卸布景和檢查設備
在錄制結束后,不管是在專業機構,還是在高校實驗室,都應在離開前將拍攝現場恢復原狀(如切換臺、攝像機、道具、窗簾、幕布等)。導播助理需要收拾好腳本、鏡頭列表和記錄單;攝像師要蓋好鏡頭蓋,檢查電源;舞美要清除遺留在地板上、門上或墻上的定位膠帶;設備組人員要在EFP設備裝車時,配合現場導演、工作人員主管或制片人助理瀏覽一遍設備清單,在離開或轉移拍攝場所之前核查是否所有的設備都已裝車。只有養成良好的工作習慣,才能在今后的工作中享受多訊道帶來的無窮樂趣;倘若長期處在一種無序的節奏下工作,那么頻繁失控的設備和雜亂不堪的環境,只會讓多訊道錄制成為團隊所有工種的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