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中國是否通過網絡入侵竊取美國企業核心技術?
《301調查報告》和白宮貿易顧問納瓦羅(Peter Navarro)的聲明,都指責中國不僅通過傳統手段,更是通過網絡竊取商業機密。
其實,美國本身才是真正的網絡入侵者。斯諾登揭示的信息顯示:美國國家安全局(NSA)使用 MUSCULAR 偵聽計劃通過水下電纜秘密入侵雅虎和谷歌數據中心,收集了其全球幾億用戶的信息。美國國家安全局在2013年給私人技術公司支付了520億美元,以便秘密進入它們的通訊網絡。美國國家安全局的情報收集活動對象,包括巴西最大石油公司Petrobras 這樣的商業機構、聯合國兒童基金這樣的慈善機構,以及像歐盟理事、以色列總理和德國總理默克爾這樣的政治人物。
為指證中國的網絡能力是實現產業政策目標的工具,《301調查報告》稱,在西屋電氣同國家核電技術公司(SNPC)談判引進AP1000過程中,中國軍方從西屋電氣的計算機中盜取了“大致相當70萬頁的郵件信息和附件”。
事實是,2006年11月2日,中國決定引進西屋電氣AP1000、建設依托項目4臺機組、成立國家核電技術公司(SNPC)。2007年7月24日,中方與西屋技術許可公司等6家國外技術轉讓方簽訂了一攬子5項三代核電自主化依托項目AP1000技術轉讓合同。據報道,作為這些項目交易的一部分,西屋電氣同意向中國轉讓部分知識產權。2010年,西屋電氣共向其中國客戶交付了7.5萬多份文件。2007年7月24日,國家核電與西屋聯合簽署了AP1000自主化依托項目核島設計及部分主設備采購合同和AP1000技術轉讓合同。西屋電氣根據協議提供給中國二十多噸技術圖紙和數百個計算機程序。可見,中方明明是花巨資購買技術,卻被硬說成是利用情報機構偷竊技術。
《301調查報告》專辟一節討論“中國近期對美國商業網絡的入侵活動”。《301調查報告》承認,美國的網絡安全公司認為自2015年9月起中國網絡攻擊次數減少了。但《301調查報告》和納瓦羅在2018年6月都宣稱:表面上這一數字的確下降了,但中國“可能(likely)”是轉向了更專業、集中和復雜的由少量人員進行的網絡攻擊,中國在繼續對美國進行網絡攻擊。在給出這種莫須有的罪名、認定中國肯定還在繼續網絡攻擊的同時,美國方面并沒有給出具體的證據。美國在沒有證據或沒有充分證據的情況下進行“有罪推定”是不負責任的。把幾年前已經解決的問題,再來反復炒作十分無聊。
事實上,2015年習近平主席和奧巴馬會晤時已達成一致,政府不支持竊密。對于通過網絡竊取商業機密問題,中國政府已經做出回應:保護知識產權是經濟發展的長遠保證。中國政府認為對于非政府行為,不論是什么途徑,商業竊密都是犯罪行為,應在現有的雙邊框架內深入合作。2015年之后,中美兩國已經建立了中美執法與網絡安全對話聯合打擊網絡犯罪。兩國在2017年之前已經達成了多項共識。中國政府已經承諾不進行政府支持的商業竊密,中國應該也必須遵守承諾。正如美國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的尼古拉斯·拉迪(Nicholas R.Lardy)所說:“最近幾年,中國為使用外國技術所支付的專利費和版權費飛速增長,2017年達到約300億美元,幾乎是十年前的四倍。”他指出,為使用外國技術而支付專利費,中國可能僅次于美國位居世界第二。
綜上所述,不難看出,USTR的《301調查報告》是建立在道聽途說、主觀臆測和不實之詞基礎之上的。難以想象,美國政府居然能夠制造出質量如此低劣的所謂“調查報告”,更難以想象美國政府居然能夠以這種報告作為制定重大國家政策的基礎。這進一步說明,美國在啟動301調查之前就已經決定發動對中國的貿易戰,所謂的301調查只是要為美國政府發動針對中國的貿易戰制造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