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轉向:全球學研究的理論、研究設計和方法
- (美)伊芙·達里-史密斯 菲利普·C.麥卡迪
- 1709字
- 2021-09-28 15:28:50
前言
1995年,當時還是研究生的我們相識并很快相愛了。那時菲利普剛從墨西哥的田野調查回來,他對大型跨國公司入駐小型農村社區后,對當地居民生活方式所發生的劇烈影響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伊芙正為她的關于修建英吉利海峽隧道以及歐盟對英格蘭南部居民的跨國影響的博士論文收尾。盡管當時并沒有清楚地闡明,但我們兩人所進行的實地研究都是與全球化問題及其影響息息相關的。許多不同的全球性力量或在民族國家內部、或在跨地緣政治地區間得以展現,而我們對新的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進程如何改變民族主義、身份認同和人們的歸屬感等概念深感興趣。當時還沒有一所大學設有“全球學研究”系部,甚至只有極少數學者會討論全球化,然而我們卻開始以跨學科的全球學學者的方式進行思考了。
本書反映了二十年來我們兩個人之間關于研究全球化過程的意義,以及如何開展這類研究的討論。過去幾十年間,我們都參與了各種各樣的研究項目,其中很多項目與“全球”觀照的關系并非那樣顯而易見,但我們總是會重新回到那些宏大的中心問題,即如何對智力勞動進行再構,以更好地容納那些既不包含在民族國家概念框架內,也超越了國家政府和國家機構管理能力的新的力量及過程。全球化帶來的影響怎樣推動我們發展出超越學科邊界的新的理論方法,并催生出新的探索模式、分析工具、研究設計、方法論取向和數據收集方式?
我們之間許多討論的驅動力來自早些時候伊芙與美國最著名的人類學家之一馬歇爾·薩林斯(Marshall Sahlins)的一次討論。當時伊芙站在哈斯卡爾大廳的門廳里,那里是芝加哥大學人類學系的大本營。她剛完成博士答辯,正靠在墻上喘口氣兒。他們討論著人類學研究在未來幾十年將面臨的挑戰,以及在日益復雜的全球化時代中進行民族志研究的意義?!暗恰币淋郊鼻械乜罐q,“你對學生的要求不合理。你的意思是,除了作為一名人類學家,我們還必須是歷史學家,并且精通法律、文學、政治、經濟、文化研究,等等等等。你是在說要研究當前的全球問題,研究者必須做到這一切!”薩林斯抬頭看看她,微笑著用他那惡作劇的然而卻又是不容辯駁的口吻說道:“正是如此,所以你最好立刻付諸行動!”
本書的目的是幫助新的全球學研究領域的學生以及已有學科領域的學者們思考開展全球學研究的意涵。我們相信,參與全球化進程并不是一次令人生畏的冒險,因此,我們在本書中指出要進行全球學研究,并不意味著我們必須精通多門各有其經典理論的學科。即使這是有可能做到的,但積累巨量的知識也不能等同于創新地運用特定知識來探索形成新型的研究問題和新的研究模式。此外,我們也非常清楚地認識到,每一名全球學研究者都將遇到與其研究項目有關的特殊挑戰,因而我們不認為會有一套能夠“一刀切”的研究設計和方法路徑。然而,我們仍然希望通過本書中的討論、見解、觀點和示例,讀者能夠得到啟發和鼓舞,進行創造性的思考、提出新的問題、收獲新的知識、運用新的方法論取向,并最終寫出有助于理解這個愈加復雜的世界的新型研究。
也許剛開始全球學研究會讓人望而卻步,但它所帶來的挑戰卻又那樣的激動人心。無論是人文科學領域還是社會科學領域,學者們正遭遇一系列問題和觀念,而這些問題和觀念在30年前甚至還沒人提出,比如氣候變化、后國家身份、社會媒體、電子監控、無人機、無休止的內戰,以及新形式的恐怖主義和暴力。我們每一個人都被要求重新審視那些關于世界是如何組織和運轉的想當然的假設,并對那些將世界各地的人們聯結到一起,同時又創造了新的沖突和危急關頭的全球相互依存和相互聯系的新形式進行反思。21世紀的前幾十年是一個特殊時刻,需要我們重新思考主流的學術研究,以便更好地參與和理解影響我們每個人日常生活的一系列廣泛的全球性問題。我們將此視為學術界一個異常激動人心的時刻,因為它為我們提供了一系列開展新型研究、運用新視角獲得更具包容性知識的機會。歐美學界若想在未來幾十年的全球化背景下繼續保持其重要性,那么即使在最本土化的研究中,鑒別其全球化維度也是至關重要的。滿足于既定思維方式的傳統學者也許會就此止步,但那些認識到反思和重組之迫切性的革新性學者將會直面挑戰,并“立刻付諸行動”。
伊芙·達里-史密斯(Eve Darian-Smith),
菲利普·C.麥卡迪(Philip McCarty)
于加利福尼亞大學圣芭芭拉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