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敘異齋集 李剛己集
- (民國)趙衡 (清)李剛己著 于廣杰點校
- 624字
- 2021-09-29 13:49:02
贈某秀才序
人之生,其初則皆類也;及其卒,而善否賢不肖區以判焉。判于成之之人,實判于所自為耳。衡以謂人之不同,不必至其卒而知之,當其自少而長,未至于壯老,而所謂善否賢不肖,固已遼焉畢判于其人之心,而敻然其不相類。
有耳待聽,有目待視,有手足待動,有心待思,自其少而長焉,凡古圣賢人所為,已能大概于其心,而諸子百家之說,亦且博涉其流。嗜好不同,趨向各異,于是而觀其志之所在,固未有過于文章者也。其文而能為孟、荀、老、莊之言者,其人必圣哲;其人而能為屈馬、馬班之言者,其人必賢豪。然生乎今之世,必舍今人之所謂時文,群趨而爭鶩者,而常有志乎古之所為,則其難亦百倍于今人。故夫人之為古文者,其成與不成,必視其人之生于天者善否賢不肖為何如;其生于天者誠善且賢矣,又必視其所遇之人善否賢不肖為何如;所遇之人誠善且賢矣,終而其文之成與不成,乃必視其人之所以命諸志而能取諸人,與善承乎天否也。茍三者有一不備,則其人固不能遠絕今人,而峣然出乎其類。
秀才某,資才敻絕,為童子時已能知名,其生于天者誠善且賢矣。歲之秋,從衡識某先生,因從受古文義法,所遇之人又善且賢。天之生某與某之所得于人者,余既為某推而信之矣,其承天之生而取乎人,則惟某所自為耳。
齊之望秦為絕域也,有人焉示之以途,奮力而趨,茍不已,雖遠必至,況韓、魏與之相鄰者哉!恃其相鄰而弗舉足焉,則亦終其身韓人耳,魏人耳,秦之山澤關隘終莫幸而至也。(吳先生云:學荊公文法,結束亦近似之。賀先生云:剛建嫋娜,文之妙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