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2.5 產業外向化發展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實踐及相關理論研究表明,產業的外向化發展有助于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和產業結構升級、提升產業競爭力、實現產業規模經濟。

2.5.1 進出口總值及增速

表2-22是1990—2017年中國各省份外貿進出口總值的絕對數值。從中可以看出,各省份的外貿進出口總值在這一階段都有著顯著的增長,其中,廣東省作為沿海地區最發達的省份之一,在2017年的進出口總值達到了1006680百萬美元,是全國各省份中外貿總值最高的省份,相比1990年增長了23倍。除此之外,北京、天津、江蘇、浙江、福建、山東等省份的外貿進出口總值都超過了100000百萬美元,這些省份的共同特點是均為沿海省份,因而有著更加便利化的外貿條件。相較而言,許多省份如西藏、青海、貴州、甘肅和寧夏,地處內陸,因此外貿發展也相對較慢。到2017年外貿進出口總額最少的省份是青海,僅有655百萬美元,而廣東省的進出口總值是其1536倍,這進一步說明了東西部省份的差距顯著。

表2-22 1990—2017年中國31個省份外貿進出口總值

續表

注:進出口數據來源于海關總署。

資料來源:1991—2018年各省份統計年鑒。

表2-23和圖2-9是1990—2017年中國四大區域外貿進出口總值及其變動趨勢。1990—2017年,我國進出口總值共增長了35倍,在2017年達到了4107164百萬美元。東部、中部、西部和東北地區的外貿進出口總額分別增長了31倍、54倍、60倍和15倍,其中,中部和西部的增長速度超過了全國平均水平,但由于其基數小,在總量上與東部地區仍然有很大差異。從圖2-9中可以看出,我國的外貿進出口主要是依靠東部地區的外貿進出口,東部地區的外貿進出口總值占全國進出口總值的72.45%。

表2-23 1990—2017年中國四大區域外貿進出口總值

資料來源:經本書計算所得,原始數據來自各省份1991—2018年統計年鑒。

圖2-9 1990—2017年中國四大區域進出口總值變動趨勢

資料來源:經本書計算所得,原始數據來自各省份1991—2018年統計年鑒。

表2-24是1990—2017年中國各省份外貿進出口總值增速的絕對數值。從中可以看出,只有幾個省份的增速相比1990年有所上升,大部分省份的進出口總值增速都有所下降,這也說明我國的進出口總值增速放緩,逐漸趨于一個平穩的水平。

表2-24 1990—2017年中國31個省份外貿進出口總值增速 (%)

續表

注:每5年間隔的增長率是相對于前五年的數據所得到的平均增長率。下同。

資料來源:經本書計算所得,原始數據來自各省份1991—2018年統計年鑒。

表2-25和圖2-10是1990—2017年中國四大區域外貿進出口總值增速及其變化趨勢。從表2-25中可以看出,各區域除在2016年增速為負外,其他年份的進出口總值增長率都比較高,而且最高值都出現在2005年,這一時期全國的進出口總值增速一度達到39.96%的最高點,除東北地區的26.48%外,其他三個地區的增速都超過了30%。從圖2-10中可以看出,四大區域的進出口總值增速變化過程可以分為四個階段:下降—上升—緩慢下降—上升。四個區域在2005年都達到了峰值,后有所下降,到2017年中部和西部的外貿進出口總值增速不斷增長,并超過了東部地區和全國平均水平。

表2-25 1990—2017年中國四大區域外貿進出口總值增速 (%)

續表

資料來源:經本書計算所得,原始數據來自各省份1991—2018年統計年鑒。

圖2-10 1990—2017年中國四大區域進出口總值增速變動趨勢

資料來源:經本書計算所得,原始數據來自各省份1991—2018年統計年鑒。

2.5.2 對外貿易依存度

一般來說,對外貿易依存度越高,表明該國經濟發展對外貿的依賴程度越大,同時也表明對外貿易在該國國民經濟中的地位越重要。

表2-26是1990—2017年中國各省份對外貿易依存度的數值。從中可以看出,各省份的對外貿易依存度依據其經濟發展、地理位置的不同各有高低。其中,具有較高對外貿易依存度的省份有北京、天津、江蘇、浙江、廣東等,到2017年,北京的對外貿易依存度在全國各省份中達到了82.84%的最高水平。由此可以看出,高外貿依存度的省份都集中在東部沿海地區,而中西部地區省份的對外貿易依存度相比較低,大部分省份都不足20%,與東部地區差距較大。

表2-26 1990—2017年中國31個省份對外貿易依存度 (%)

資料來源:經本書計算所得,原始數據來自各省份1991—2018年統計年鑒。

表2-27和圖2-11是1990—2017年中國四大區域對外貿易依存度數值及其變動趨勢。從圖2-11中可以看出,我國各地區的對外貿易依存度經歷了一個先上升、后下降,最后趨于穩定的過程。其中,東部地區的對外貿易依存度最高,幾乎都在45%以上,且高于全國平均水平,東北地區次之,西部和中部地區的對外貿易依存度最低,且在這一階段都維持在10%左右。從時間來看,四大區域在2005年都達到了對外貿易依存度的峰值,分別為82.76%、9.14%、11.08%和27.29%,顯示出中國對外貿易依存度快速增加。但也可以看出,東部與中西部及東北部之間的差距依然很大。

表2-27 1990—2017年中國四大區域對外貿易依存度 (%)

資料來源:經本書計算所得,原始數據來自各省份1991—2018年統計年鑒。

圖2-11 1990—2017年中國四大區域對外貿易依存度變動趨勢

資料來源:經本書計算所得,原始數據來自各省份1991—2018年統計年鑒。

2.5.3 外商直接投資

我國目前是世界上利用外資規模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測度外商直接投資的大小有利于我國總結外貿發展規律、推動外貿貿易發展、提高我國的對外開放水平。

表2-28是1990—2017年中國各省份實際利用FDI的數額。從中可以看出,這一階段我國FDI有了長足的發展,各省份的FDI值都有了顯著的提高。其中,2017年北京、江蘇和廣東的FDI都突破了20000百萬美元,分別達到了24329.1百萬美元、25135.4百萬美元和22906.68百萬美元,是1990年的87倍、141倍和15倍。2017年FDI數額最小的省份是甘肅、青海和新疆,僅有44百萬美元、8.33百萬美元和196百萬美元,與東部地區省份的差距較大。從外商對我國直接投資的區域分布來說,沿海地區分布密集,內陸地區較少;經濟發達地區較多,落后地區較少。

表2-28 1990—2017年中國30個省份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額

續表

注:西藏地區部分數據缺失。下同。

資料來源:1991—2018年全國及各省份統計年鑒。

表2-29和圖2-12是1990—2017年中國四大區域的FDI總量。從表2-29和圖2-12中可以看出,這一階段我國各區域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總量都有了極大的增長,說明各地區吸納外資的能力逐漸加強,國內市場的不斷開放和對外限制的逐步被取消,引發了各國對中國FDI投資的一個高潮。其中,東部地區得到的FDI總量約占全國的2/3,在2017年達到了155119.13百萬美元,是1990年的55倍。與之相比,西部地區和東北地區的FDI額相對較少,分別為22545.11百萬美元和13921.51百萬美元,但相對于1990年以前已經有了長足的進步。

表2-29 1990—2017年中國四大區域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額

續表

資料來源:1991—2018年全國及各省份統計年鑒。

圖2-12 1990—2017年中國四大區域實際利用外商投資額

資料來源:1991—2018年全國及各省份統計年鑒。

表2-30是1995—2017年中國各省份FDI的增速值。從中可以看出,我國各省份這一階段FDI增速大致遵循先上升、后下降,最后趨于平穩的發展趨勢,這也符合前文總結出的FDI發展的兩階段進程。在此期間,部分省份的增速有增有減,且變化幅度較大的省份集中在西部地區,這說明西部地區在引進外資時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

表2-30 1995—2017年中國30個省份FDI增速 (%)

續表

注:每5年間隔的增長率是相對于前五年的數據所得到的平均增長率。下同。

資料來源:經本書計算所得,原始數據來自各省份1991—2018年統計年鑒。

表2-31是1990—2017年中國四大區域FDI的增速值。從中可以看出,1990—1995年這一階段我國各區域的FDI存在著跳躍式的發展,這是因為1992年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使我國走入了對外全面開放的時代,FDI總量相對于1990年實現井噴式增長,尤其中部和西部地區,平均增長率達到了256.604%和305.594%。FDI的另一次高速增長是在2001年之后,這是因為中國在2001年加入了WTO,外商投資迎來了新一輪高速增長,其中西部和東北地區在2005—2010年的平均增長率達到了61.039%和66.662%,推動了當地經濟的不斷發展。

表2-31 1990—2017年中國四大區域FDI增速 (%)

資料來源:經本書計算所得,原始數據來自各省份1991—2018年統計年鑒。

主站蜘蛛池模板: 营口市| 陕西省| 安仁县| 霍城县| 安图县| 伊春市| 贡觉县| 屏东市| 那坡县| 南乐县| 开化县| 滦南县| 曲靖市| 紫金县| 宿迁市| 丹凤县| 巩义市| 宝山区| 色达县| 肥西县| 太白县| 镇平县| 务川| 钟山县| 泸西县| 山阴县| 铜陵市| 孟州市| 新郑市| 渝中区| 屯门区| 塘沽区| 梨树县| 武陟县| 沙洋县| 兴安县| 德昌县| 南安市| 华安县| 林口县| 乌苏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