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本書讀懂無人機物流
- 周俊飛
- 1989字
- 2021-09-23 17:12:04
前言
近年來,人們對航拍無人機及個人娛樂無人機已司空見慣,但是對于無人機的應用來說,以上這些僅為“冰山一角”,其應用除了常見的航拍和植保以外,還有電力巡檢、地理測繪、石油管道及建筑橋梁巡檢、交通和安防巡視、搜救以及物流等方面,尤其在物流行業的應用有著廣闊前景。物流在現代的經濟、社會和軍事活動中發揮著基礎性作用,是國民經濟的動脈。我國的物流業體量龐大,并有較大的提升空間,移動電商、移動支付、新零售的發展以及人們消費習慣的變化,客觀上也對物流的服務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無人機物流應運而生,是先進科技結合市場需求的典范。它具有時效性、低成本和可達性等諸多先天優勢,能延伸商業活動的觸角,助力新零售的騰飛,并在實現“超越時空”的體驗上具備無限的想象空間。其本質是對先進生產工具的使用,體現的是物流業自動化、智能化的發展趨勢。先進的工具勢必會提升物流的服務水平,而一旦這個提升幅度達到某個“奇點”,使得在某些情景下消費者認可服務是前所未有的、質的飛躍,就意味著一種全新的增值服務的誕生。
當今社會正由后工業時代向智能時代過渡,科技的發展一日千里,人工智能技術、信息技術、無人機及物流等的發展互相交織和促進。自動化和智能化正在一步步地滲透到我們的工作和生活當中,比如工廠的全自動流水線,倉庫的自動分揀和搬運系統;再比如智能搜索、智能語音處理及應答平臺等。智能化和自動化的潮流洶涌而來,未來這些應用將會更先進和更普及,無人機物流將是典范之一。
在國外一些節奏較快、人工短缺的城郊地帶,已在探索和嘗試無人機送貨。比如,派送一些緊急的文件或物品,在交通擁堵路段派送一些輕便的包裹,為一些園區或寫字樓的用戶派送輕食外賣等。當然,所有的這些均需滿足兩個前提條件:一是企業要有較為成熟的技術和完善的配套措施;二是取得政策允許和空域審批。
由于我國中西部鄉村地區地域遼闊,人口密度小,居住分散,基礎設施薄弱,導致物流的實施難度很大、成本很高。在某些偏遠的區域,受不良的道路或雨雪天氣的影響,人們被迫與外界隔斷,難以及時得到生活必需品、藥品和關鍵物資的供應。國家高度重視“三農”工作,“鄉村振興”“電商扶貧”“快遞下鄉”等政策充分體現出國家對農民的關懷,以及為改善人民福祉的努力。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的經濟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地區之間、城鄉之間發展不平衡的問題日益凸顯,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在解決這些不平衡矛盾的過程中,將會創造新一輪的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
從企業層面來看,國內一些商業巨頭紛紛把“業務下沉”和“渠道下沉”當成工作重點,這表明鄉村市場有著重要地位和巨大潛力。發展鄉村市場,以現有的條件,信息流、商流和資金流相對容易實現,但“物流”卻成為短板和瓶頸。而要提高這些區域的物流服務能力,單純的建橋修路、鋪設地面網點等傳統模式,在建設周期、效費比和資源占用等方面顯得很不經濟,如果能結合使用無人機物流,適當發揮“空中高速公路”的特長,建設“天地融合”的立體物流體系,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很多年前,深圳的發展還不及現在,但經過多年的發展,如今它已成為具有競爭力的大都市之一。“下一個深圳”、下一個機會,會從哪里產生呢?歷史在前進,我們也在前進。站在時代的大潮中,孜孜以求,千錘百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吸收和傳承人類文明的精華,再輔以時代的創新精神,文明的光輝將得以發揚光大!放眼未來,我們仿佛看到了扶人過馬路的機器人,看到了馬路上奔馳的無人駕駛汽車,看到了天空中飛行的載貨無人機。
在智能時代的大背景下,立足于市場需求,結合地區實際,讓先進科技賦能生產并更好地服務于人類生活,這是創新者的使命。也正是基于這種精神,基于對物流、無人機以及二者有機結合的認知和探索實踐,本書嘗試對無人機物流進行了較為全面系統的闡述,主要涉及其發展背景、內在價值、場景可行性、前景和業態、技術和監管,以及它與人工智能的內在聯系等內容,分享了國內外先鋒企業的案例,并收錄了全球無人機物流的發展簡史。本書的寫作得到了王焰、翁心剛、李志君、康曉杰、劉國慶、周雄杰、張繼華、安久意、王乃曙、許二輝、沈志偉、冉凡龍等人士,以及豆瓣網、當當網、搜狐網、騰訊科技、百度百科、互動百科、維基百科等媒體的指導和幫助,在此深表感謝。
寫作本書的初衷是通過拋磚引玉對行業的發展起到啟迪作用,也希望能為社會公眾比較客觀地、全面地認識無人機物流這一新技術應用提供參考。為了便于理解,本書的結構和文字力求在意思表達準確的基礎上盡量地通俗易懂,但由于水平所限,難免有錯漏之處,懇請廣大讀者朋友們批評指正。致以誠摯的謝意!
站在新技術應用的潮頭,聯想到幾句詩,和朋友們共勉: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
周俊飛
2018年4月于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