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朱棣,朱標讓位?
- 我刷短視頻通萬界,眾人懵了
- 是九哥哥
- 2051字
- 2023-12-28 15:38:04
【面對侄兒的厲行削藩,他以奉天靖難為名,發動靖難之役,并最終稱帝。】
侄兒.....削藩.....靖難.....
朱允炆心中無比確信,這人說的是自己的“好”四叔。
如果沒有天幕這個意外,以自己皇爺爺對自己父親的喜愛,大概率會傳位給他,而自己父親不出意外也會傳位給自己....
據他所知,他四叔便是在軍伍所生,他皇爺爺剛趕回去,便聽到陳友諒進攻太平的事情,連他四叔面都沒見上,便匆匆趕了回去....
而削藩,一直是他心中計劃的事情,沒有對任何人說起....
朱允炆心中已經確定了九成九。
靖難.....稱帝....
如果這第九帝真的是他四叔,那便意味著他敗了,下場肯定不會太美妙。要想改變這結局,唯有將危險,扼殺于現在!
這一刻,他心中已經起了殺心。
......
【他繼位之后繼續削藩,加強中央集權;改革管制機構,設立內閣和東廠。】
【疏通運河,遷都北京,有效的控制北方局勢,使得其成為華夏重要都城之一。】
大明位面。
永樂時期。
在新建的皇宮內,聽到這句話,朱棣松了口氣。
因為他知道,這說的就是自己了。
“看來可以提前恭喜陛下了。”姚廣孝見了一禮。
“事情還沒到最后,不可早下定論。”朱棣雖然這么說,但抑制不住的嘴角早已將他出賣。
不過他也確定一件事:遷都之舉非但沒錯,反而頗為重要!
且不說這里是他的大本營,經營多年;
BJ上接牧區,下方乃是農業重地,交通便利,形勢險峻,乃漢蒙貿易中心之地。光這一條,便足以說明它的重要性!
定都于此,可以鉗制大明東北地區,抵御自北入侵的蒙古人,往南可統領中原。只要北方不亂,大明基業不危。
可即便遷都有種種好,那些腐儒們還是明里暗里給自己使了不少絆子,現在看他們還敢說什么!
......
【他五次北征蒙古,親征韃靼、瓦剌、阿魯臺各部,占領安南,改名交趾。】
【他積極經營邊疆,東北設立奴兒干都司,西北設置哈密衛,對南海地區積極經營。】
【他曾七次派遣鄭和下西洋,極大的促進了中華文化和外界的交流,影響力最遠到達了非洲,讓中華之名傳遍世界!】
視頻放到這,配上了鄭和下西洋的航海圖。
當歐亞和非洲大陸的版圖映入眼簾的時候,所有帝王都驚呆了。
“天下居然如此之大?”嬴政有些失聲。
以前一掃六國之后,他覺得大秦富有四海,現如今看來,卻像個笑話!
短暫的失落,他又忽然有了無窮的動力!
天下如此之大?他豈可偏安一隅?躺在功勞簿上混吃等死?
他嬴政,
要讓大秦的鐵蹄,踏滿這個世界每一寸土地!
要讓大秦的旗幟,插遍每一座高山!
要讓大秦的諭令,響徹四海!
這一刻,他找回了剛登基,立志達成先祖夙愿的雄心!
找回了屬于他嬴政的雄心!
......
【在他統治期間,經濟繁榮,國力強盛,史稱“永樂盛事”!】
【他就是永樂大帝!】
【明太宗!】
【朱棣!】
“恭喜皇爺爺!”朱瞻基興奮道。
“好!”朱棣放聲大笑。
有上蒼承認的功績,現在,誰還敢說他得位不正?
......
“永樂大帝”朱棣是高興了,可另一邊的“四皇子”朱棣,心情可就不美妙了。
他現在喜憂參半。
喜的是,自己最后坐上了皇位,而且有如此大的一番成就。
憂的是,他現在只是四皇子,還沒登基呢,而且他得位不咋正,還是靠造反上去的....
可他爹還沒死呢!
該怎么辦?他現在挺急的!
朱允炆的一張臉徹底拉下來了。現在石錘了,他也不用費勁心思去猜了。
他現在想的是如何搞死自己這個四叔.....是陷害還是刺殺.....
“唉~”
太子朱標忽然一嘆,朝著朱元璋拜首道:“兒臣懇請父皇將太子之位傳于四弟!”
“標兒,你這是為何?”朱元璋就要將朱標拉起。
“父皇!”朱標不為所動:“兒臣自幼體弱,實在難當太子之位!”
“大哥!”聽到這句話,朱棣愣了。
朱標繼續道:“我這個兒子我清楚,表面寬宏大度,實則內心狹隘,四弟會起兵靖難....想必也是他逼迫太過所至....”
朱元璋沉默了。
“請父親將太子之位傳于四弟,他能帶領我們大明走向另一個盛事!”朱標道。
最終,朱元璋還是將他拉起,留下一句:“此事再議!”
朱允炆臉色一沉。他知道,自己的皇爺爺沒有當場否決,便已經有了決論!
太子朱標心里想的卻是另外一件事:
自己的父皇之所以會對自己如此遷就,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對于自己母親的愧疚。
可這份愧疚在大明基業,尤其是知道自己四弟會給大明創造一個盛事面前,還有多少?
他說不準。
如果事情真按照天幕預示的發展,他這個兒子的下場不會好到哪去。不若自己直接讓位于四弟,看在自己的薄面上,反而能讓允炆活下去。
只可惜.....朱標看了一眼垂著頭,不知道在想些什么的朱允炆。
只可惜他這個兒子滿眼都是皇位,根本不會想到這一點....
可憐天下父母心。
......
【但無論遷都、北征,還是鄭和下西洋,都給百姓帶來了不小的負擔,削藩的不徹底也為后來漢王叛亂埋下伏筆。】
【因此,將朱棣排名第九!】
聽到“天幕”的話,朱棣松了一口氣。
還好還好,負面評價不算大。
無論遷都,北征,下西洋,都是不小的工程,怎么可能不勞民傷財?這只是必要的犧牲罷了。
至于削藩不徹底帶來后患?那就狠狠地削!
幸好除了這兩點,沒有其他的問題,要是像李治那樣造成“以周代唐”,別說光宗耀祖了,怕是得將祖宗氣活!
朱棣道:“左右!”
“臣在!”
“傳令下去,大慶三天!”
“是!”
......
【中華十二皇帝,第八!】
【他乃是一個王朝的開國之君,結束了長達四百年之久的亂世。】
此話一出,讓眾人為之一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