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跪哭
- 從答題開始成為全球首富
- 華盛文方
- 2024字
- 2021-12-03 08:51:00
“既然楊廷和權力這么大,那他為什么要提出辭職呢?他當然不是真的想走,他可舍不得。”
“原因就是為了對付朱厚熜,這招叫做以退為進!怎么說呢?按照楊廷和的意思就是,朝廷里一大半都是我的人!”
“吶,只要我走了,我倒要看看這個朝廷還能不能正常運轉!這招很高啊,估計連朱厚熜也想不到。”
“后來楊廷和就捅到朱厚熜那兒去了,說你要是還執意追封興獻王朱祐杬為興獻皇帝,我就辭職不干了!”
“哎,當時楊廷和是內閣首輔,朝廷里確實有一大幫人都是他的人,他要是走了,估計很多人也不想干了!”
“再者,楊廷和這個人的能力的確很強,強到什么程度呢?強到朱厚照在位期間,幾乎沒有皇帝的什么事兒。”
“所以當朱厚熜聽到楊廷和要辭職之后,很是驚慌啊,然后大筆一揮,準了,既然你辭職,那就走吧!”
“誰也想不到,面對楊廷和的威脅,朱厚熜不僅不懼怕,竟然還準許了楊廷和的辭職請求。”
“原本楊廷和就是想嚇唬嚇唬朱厚熜的,以辭職來迫使他就范,誰知朱厚熜完全不按套路出牌,竟然準許了自己的辭職申請。”
“當時的楊廷和那是一臉懵啊,心說我就這樣走了?完全不敢相信啊!”
“可是朱厚熜的意思的確就是這樣,就是批準了楊廷和的離職請求,這下子事情鬧大了,楊廷和直接把官給丟了。”
“怎么說呢,楊廷和在朝堂上畢竟是有一定勢力的,你以為楊廷和丟了官之后,事實就這樣結束了嗎?”
“沒有呢!畢竟是老狐貍,哪兒有這么容易就范?”
“說是楊廷和離任的那天,直接把凡是跟他沾點邊的大臣全部叫了過來,說,雖然我要走了,可是諸位別怕!繼續跟他干!”
“還真別說,楊廷和就這么振臂一呼,那些個跟他沾點關系的大臣們還真就一呼百應,跟朱厚熜懟了起來。”
“說是嘉靖三年七月十四,大臣們剛剛早朝結束,朱厚熜已經回去齋戒去了。”
“而大臣們呢?則是匯聚在了乾清宮宮門前,又開始討論起來了,討論什么呢?當然是大禮議啊,還沒結束呢。”
“那大臣們那都是文官出身,個個唾沫星子亂飛越說越激動啊!”
“哎,就在這個時候,有個文官就站出來了,他說,咱們要不去左順門那兒跪哭,皇上不改變心意的話,咱們就不起來了!”
“這個文官這么一說,大臣們當即就安靜了下來不討論了,怎么了呢?猶豫了。”
“然而就在大家伙猶豫的時候,楊廷和的兒子楊慎就站出來了,他說‘國家養士百五十年,仗節死義,正在今日’。”
“這句話在《明世宗實錄》里面有記載的,意思是說,國家養我們這些士子已經一百五十多年了,為了咱們的節操,為了國家大義,為了正義,要死就死在今天了!”
“這個楊慎,光說名字你可能沒什么感覺,但是他寫過一片讓人耳熟能詳的作品!你肯定聽說!”
“什么呢?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這個就是他寫的,你就算不知道這個作品是他寫的,那你也應該聽過這首作品。”
看苗老師說得信誓旦旦,江小離可以搖搖頭表示從來沒有聽說過嗎?
好,繼續聽苗老師往下說:“寫出這個作品的楊慎,那人才啊是不是?不僅他是人才,他父親楊廷和也是,一家人兩代人才,你說厲不厲害。”
“好,就是楊慎的這么一番鼓動之言語,讓大家伙兒不再猶豫!個個那都是熱血沸騰啊!”
“然而這個過程,就直接導致了包括內閣大學士六部尚書還有內閣準成員等等共計二百二十九名各級官員,干什么呢?”
“在楊慎的帶領下,這群大臣們那是直接來到了左順門門前,噗通一聲跪倒一片,又是哭又是喊的,不知道的還以為皇上又駕崩了呢。”
“要說這幫老家伙的毅力那真是夠強的,從早上七點那是直接跪到了下午一點,不吃不喝,就這么跪著。”
“哎,這個時候就有人挺不住了,說,咱們跪了這么久,也沒見皇上有啥動靜,要不咱們先回家去,明天再來跪。”
“這明顯就是餓了嘛,想回家吃飯,但是楊慎等一眾其他大臣不答應,說剛才都說好了,皇上不改變注意的話,咱們就不起來了!”
“沒辦法,大家伙就只好繼續跪著,這個時候已經不哭了,因為哭得太久沒眼淚了嘛。”
“那么這個時候朱厚熜在哪兒呢?在乾清宮里齋戒里,因為大禮議嘛,所以他有事沒事就去齋戒。”
“當他聽說兩百多個大臣聚集在左順門那兒鬧事,眉頭一下子就皺了起來,心說這幫老家伙怎么這多事兒?”
“不過他也沒太當回事,苦肉計嘛,朱厚熜來BJ這些年,那早已經習以為常了。”
“然后他就叫來幾個太監,說,你們去左順門那勸一勸,告訴他們,有什么事情明天再說,朕還要齋戒呢,沒空見他們。”
“好,然后幾個太監就跑到左順門那兒傳朱厚熜的喻令去了,說皇上正在齋戒呢,大家伙也別閑著了,都回家吃飯去吧!”
“話是這么說了,但是沒人信,甚至有的大臣還站起來說,你這口說無憑的,我們不信你,我們要見皇上,然后又哭了起來。”
“大臣們不肯走,太監也沒辦法,只好回去把現場情況告訴了朱厚熜。”
“朱厚熜聽到后,那也是很無語的,不過隨即他就下令,草擬了一份詔書,讓太監給帶過去當場宣讀。”
“按理來說這回有了詔書,大臣們就該散了吧?告訴你,沒有!怎么了呢?”
“也不知道那幫人是不是入戲太深情緒到位出不來了,竟然對圣旨指手畫腳,無視了圣旨,兩個字,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