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新故事
- 從答題開始成為全球首富
- 華盛文方
- 2016字
- 2021-11-27 22:50:00
苗老師拉著江小離一路狂奔,直到拐了個彎后,才停了下來,并且還沒喘兩口氣,就趕緊拿出了手機,不知道在鼓搗什么。
而江小離則是站在一旁靜靜的看著,完全不知道苗老師為何會突然緊張,難道剛才碰見的那些人跟苗老師有什么過節嗎?
還是說……他們跟苗老師的家族有什么關系?
這些問題江小離目前一個都不知道,他只知道苗老師出身某個富商之家,是個地地道道的“富二代”,但卻選擇了來岷江中學教書。
究其原因,幾乎沒有人知道,除非苗老師自己說出來,否則別人恐怕一輩子也不會知道這到底是為了什么。
只見苗老師鼓搗著手機,似乎是在給某個人發信息,至于內容,江小離也不好刻意去看,因此他不知道苗老師到底在發送些什么。
過了一會兒,苗老師應該是發出了自己想要說的東西,然后看了看江小離,鎮定的說道:
“行了,我知道你有疑問,這些都跟你沒有什么關系,你也不要胡思亂想,好好過好自己的日子就行。”
這還不能讓人亂想?江小離自從跟了苗老師之后,三番五次遇到的事情,幾乎都是跟她有關系的。
盡管本質上江小離是處于局外人的一種態度,但是看到這些事情,還是會忍不住多想。
但既然苗老師都這么說了,那么江小離只好回答說:“老師,我可沒有瞎想,我啥也不知道。”
“你啥也不知道最好,”苗老師繼續盯著江小離說道,“好了,咱們去前面找個地方坐著吧。”
江小離嘴上雖然是這么說,可是心里早就已經是天馬行空的想了起來了。
讓江小離最過困惑的那個問題,還是苗老師為什么見到那些人,都會表現出一副緊張的樣子。
這時候育兒就在腦海里說了:“現在你也別想太多,有些事情,你該知道的,總會知道的,不必急于一時。”
什么叫該知道的總會知道?育兒這是在暗示他什么嗎?難道育兒已經知道了苗老師和那些人之間的聯系了嗎?
江小離的這個想象力還是非常豐富的,不論別人怎么說,他總是能想出一些相關的問題出來。
兩個人繼續往前走,不一會兒,就找到了一個橫向休閑座椅,恰好的是還沒人坐,于是兩人就坐了上去。
隨后就聽苗老師說道:“我知道你對歷史非常感興趣,可是想不到的是,你竟然會這么感興趣,我還是頭一次見呢。”
江小離則是回答說:“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愛好和興趣嘛,對歷史感興趣,那是發自內心的,可不是憑空就瞎喜歡的。”
對于這個說法,苗老師點了點頭,表示認同,隨后說道:“那好,既然你想聽,老師我還是非常樂意講給你聽的。”
“我覺得老先生講故事的語氣和氣氛都非常到位,所以一會兒我開始講述的時候,部分語氣可能會模仿老先生。”
嗯,那就再好不過了,說實話,江小離還是非常想聽一聽苗老師講故事的語氣呢……
“在這兒之前,我要先問你一個問題,”苗老師問道,“你聽說過歷史上著名的大禮議事件嗎?”
大禮議事件?江小離皺著眉頭想了想,隨后搖了搖頭,表示沒有聽說過。
見江小離不知道大禮議事件,苗老師就笑著說了:“你不知道還好,要是知道了,我說下去可能也沒啥意思了。”
確實有這個道理……要是苗老師說的是一些江小離都知道的歷史故事,興許江小離就不是那么的感興趣了。
“那好,我開始說了啊,”苗老師揉了揉嗓子,接著便開始說了起來,“大禮議事件,是發生于明朝正德十六年的一次特殊事件。”
“正德十六年,就是公元1524年,話說那年,正德皇帝朱厚照駕崩于豹房,死后無子,所以朝廷打算從藩王當中選一個出來繼承大統。”
真不愧是歷史老師,連發生的歷史事件時間都能夠記得這么清楚,看來江小離得努力了,不然又要挨育兒的罵了。
“所以朱厚照死了之后,朝廷當時就面臨著這樣一個問題,究竟選擇誰來繼承大統。”
說著,苗老師突然停了下來,頓了頓,然后轉頭就對江小離說:“這個故事也是老先生說的,既然要聽,那么他說了什么,我也跟你說什么。”
江小離趕緊點了點頭,一旦涉及到歷史故事,江小離總會變得迫不及待。
隨后苗老師繼續往下說道:“想要弄清楚大禮議事件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咱們就得從當時的背景說起。”
“嗯……就先來說說正德皇帝朱厚照這個人吧!”
“朱厚照,十四歲繼位,在位十六年,至于生平,也沒有什么值得說的。”
“要說值得說的地方,還有有不少,就先從第一件事兒說起吧。”
“說是明孝宗朱佑憆去世后不就,朱厚照即位,當時是宦官劉瑾把持朝政。”
“朱厚照即位的時候,才十四歲,放到現在,就是個未成年人,在當時,你可也可以這么理解。”
“因為朱厚照年幼,所以朝政都被劉瑾把持在手里,不過劉瑾可不像霍光那么霸道,劉瑾跟朱厚照的關系,那還是不錯的。”
“說是劉瑾掌握了朱厚照貪玩的心理,所以引誘他天天去看那些個飛禽走獸,以此來博取朱厚照的歡心。”
“不得不說,這招還是很有用的,劉瑾就用了這種辦法,讓朱厚照對那些個飛禽走獸,那是喜歡得不得了。”
“漸漸的,朱厚照在朝堂上荒廢政事,從內閣遞交上來的奏章,那都是直接遞到劉瑾手里,他來裁決的。”
“當時跟劉瑾一起晉升的還有好幾個太監,咱們挑重點說,有個叫做張永的太監,跟劉瑾那也是同職同位的。”
“只不過啊,劉瑾做事太過獨斷,經常不跟張永等人商量,而且朝政大權都被他一人獨掌,這讓張永等人很是不服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