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人都該懂的能源新趨勢
- (加)瓦茨拉夫·斯米爾
- 961字
- 2021-09-06 11:10:32
Energy(能量、能源)一詞與許多抽象的術語詞匯如hypothesis(假設)和sophrosyne(適度)一樣,是一個希臘語復合詞。亞里士多德在他的《形而上學》(Metaphysics)中創造了這一術語,他將εν(1)與?ργον(2)兩個詞組合成了εν?ργεια(即energeia(3)),并將這個詞與entelechia(完全的現實)關聯到了一起。亞里士多德認為,維持萬物存在的是與其功能相關的energeia。因此,energein這個動詞的意思就是“運動、動作、工作、變化”。在之后近2 000年的時間里,由于在知識方面沒有獲得有價值的突破,所以這些定義也沒有得到完善,甚至很多現代科學的奠基人也對energy的概念存在誤解,最終導致這個術語在實際使用中與power和force產生了混淆。
1748年,大衛·休謨(David Hume)在其所著的《人類理解研究》(An Enquiry Concerning Human Understanding)中抱怨道:“在形而上學中出現的概念里,最含混不清的莫過于power、force、energy、necessary connexion(4)等,這些概念都值得我們花費很多精力來詳盡地加以研討。”
1807年,托馬斯·楊(Thomas Young)在英國皇家學會的一次演講中將energy定義為物體的質量與其速度的平方的乘積。但是,這個公式并不準確(質量應該減半),而且托馬斯·楊還將該術語限定為僅指動能(機械能)。30多年后,成書于1842年的第七版《大不列顛百科全書》僅提供了一個非常簡短且不科學的詞條,其將energy描述為“事物的力量、優點或功效,也可用于喻指加重語氣”。自那以后,或者說自休謨時代以來,這個單詞在流行用語中一直都沒有發生多大變化,變化的只有這個單詞被誤用的頻率。21世紀初,energy及其派生的動詞energize(使活躍)和形容詞energetic(充滿活力的)已經得到了廣泛的使用,并被廣泛用于指代各種生動的、熱情的、有活力的行動和經歷,但人們仍然經常將energy與power和force混淆在一起。這方面的例子不勝枚舉,比如:a powerful new chairman brings fresh energy to an old company(一位強勢的新董事長為一家老公司帶來了新活力);a crowd is energized by a forceful speaker(一位鏗鏘有力的演講者激勵了人們);pop-culture is America’s soft power(流行文化是美國的軟實力)。
體適能(Physical Fitness)(5)愛好者還要更進一步,他們無視所有邏輯和科學證據,宣稱能通過嚴苛的持續鍛煉來讓自己充滿能量。他們實際上想表達的是鍛煉之后身體感覺更好,我們也能為其提供完全可以理解的解釋:長時間的鍛煉會促進大腦中內啡肽(6)的釋放,因此會使人感覺自己更加健康。長跑可能會讓你感到疲憊,甚至精疲力竭、歡欣鼓舞乃至極度興奮,但絕不會讓你感到充滿能量,也就是說,你身體儲存的能量不可能比你開始跑步之前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