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譯本序

威廉·莎士比亞的杰作是公認的人類文化瑰寶,他是一位空前而且也可說絕后的偉大戲劇詩人。雖然較早也寫有兩首長詩和一部一百五十首的《商乃(Sonnet)詩集》等,但他的絕大部分作品卻是戲劇詩,或稱詩劇。莎翁一生中共寫了三十七部詩劇,他運用英文格律詩的語言文字,創造了八百多個性格各不相同的人物;把劇中眾多人物表現性格的言談、行動、沖突、和諧、悲歡、生死等情節譜寫成鴻篇巨制的大詩章,這在文化領域堪稱奇跡!

莎士比亞四大悲劇——《哈姆雷特》(孫大雨先生原譯名為《罕秣萊德》)、《奧賽羅》、《李爾王》(原譯名為《黎琊王》)與《麥克白斯》——可說是莎翁全部戲劇創作中流傳最廣、影響最為深遠的作品。

《哈姆雷特》這部莎士比亞最聞名的劇作,也是他四大悲劇中最早、最繁復而且篇幅最長的一部。該劇描繪了英明果斷、智勇雙全的王子哈姆雷特從其父王的鬼魂口中得知他叔父的惡行: 謀害兄長,篡奪王位,奸騙嫂后。王子于不動聲色中,暗中調查一切屬實后,便不計自身榮辱安危,身入險境,在其叔父安排的一場比劍陰謀中,揭發其罪行。但在這過程中目的雖然成功,卻陰錯陽差于比劍中中毒身亡,釀成悲劇。劇中人物怯懦、狡詐有之,果決、機智有之,善與惡對立分明,然而卻遭命運之神無情擺弄,令人徒呼奈何!該劇三幕一景中哈姆雷特有一段舉世聞名的獨白,無論原文或譯作均膾炙人口。

莎士比亞四大悲劇之二的《奧賽羅》演繹的是: 威尼斯城邦的將軍摩爾人奧賽羅,英武精壯,與公爵之女玳思狄莫娜相愛成婚。后奉命出征,遴選了凱昔歐當副將,為奸邪之徒伊耶戈所嫉妒。失意軍人伊耶戈為報復奧賽羅這一決定,竟處心積慮地設計出一連串陰謀,以誤導奧賽羅的視聽,最終導致其貶斥凱昔歐,并扼殺了妻子玳思狄莫娜。最后真相大白之際,奧賽羅以短劍自刺胸膛,悔恨以終。全劇貫串著忌惡與猜疑,巧計連環,將人性中的狡詐與昏愚一面,發揮殆盡。把伊耶戈這一人間惡魔的縮影昭然在劇院舞臺上,在書齋卷帙間,飛揚跋扈、稱王稱霸地呈現在人們眼前。莎士比亞寫成的這部慘怛得驚人的悲劇,引起了人們哀痛的深思;提醒善良的人們,在生活中必須對伊耶戈這樣的惡魔提高應有的警惕!

《李爾王》這部氣沖斗牛的大悲劇,在莎士比亞不朽的創制中,是比較上最不通俗的一部。若說爐火純青,它要讓《暴風雨》,若求寫作技巧上的完美它不及《奧賽羅》,可是以偉大而言,得推這部動天地泣鬼神的杰作為第一。劇情梗概為: 不列顛國王李爾分封國土初定,卻又突發奇想欲檢視三個女兒對父親之愛,有意據此重新調整分封比例。三女兒考黛蓮不加修飾的直率回答令李爾心中不快,最后竟寸土未得。可是,國土重新分配后的李爾遭受虛偽、言不由衷的大女兒、二女兒的冷酷對待,致使李爾傷痛懊悔,遂不得已轉投三女兒。考黛蓮不計前嫌,一如既往誠懇以待,并試圖為之復仇,但卻招致兵敗而雙雙身亡。全劇以慈愛與渴望為始,轉化出自私、敏感與猜疑,以罪惡戰勝善良告終,令人扼腕。該劇描寫情感細致,氣勢磅礴,誠為莎翁登峰造極之作。

《麥克白斯》是莎士比亞四大悲劇中最后、也是最短的一篇作品: 蘇格蘭將軍麥克白斯與班軻蕩平叛亂班師回朝途中,經一森林,遇見三個女巫,獲知重大預言: 麥克白斯因戰功封爵,終至身登大寶;班軻則身亡,其子孫卻世襲蘇格蘭王。兩人將信將疑,惟不久后,預言開始應驗,麥克白斯遂起篡弒之心。在其夫人的惡毒貪欲刺激下,終于刺殺國王鄧更一世。此后,鬼魂與陰謀迭出,暗殺與復仇交織,勾劃出一幕幕權欲與貪婪不斷的卑劣劇碼。全劇以貪欲始終,而這正是人性之大敵,尤以對權力為然。麥克白斯夫人欲念之熾遠勝過麥克白斯心中殘存的點滴靈明,而越過此線,墮落之路便再無回頭,終于走上自我毀滅的悲慘絕境。此足以令迷戀權勢者為戒。

莎劇原作,特別是中、晚期的作品,約百分之九十的文字是用素體韻文(blank verse)所寫。所謂素體韻文,是指不押腳韻而有輕重音格律的五音步(iambic pentameter)詩行。換言之,莎劇基本上是用輕重格五音步寫的,每行均有規范嚴謹的五個音步。從這個意義上說,絕不能將莎劇誤解為散文的話劇。

事實上,莎劇在英、美國家舞臺上、銀幕上演出,是用比散文話劇稍慢的速度從容朗誦出來的,有聲調節奏諧和之美,并不讀若散文一般,因為有格律、有規律節奏的朗誦,跟念散文有微妙而顯著的差別。

莎劇是戲劇,同時又是詩,而且基本上是用有格律的韻文行所組成,所以古時叫做戲劇詩(dramatic poetry),近今叫做詩劇(poetic drama),是戲劇與詩渾然一體的一種文藝作品。這些戲劇詩既可供演出,又可在書齋里誦讀品味。

現在提供給廣大讀者閱讀欣賞的莎士比亞四大悲劇,是由我國著名詩人、文學翻譯家、莎士比亞學者孫大雨先生用韻文迻譯的作品。

孫大雨先生早在上世紀二十年代已活躍于詩壇,當時被聞一多譽為“清華四子”之一,他與徐志摩、朱湘等有很深厚的友誼,他也是“新月派”的重要成員。早年他創作的格律體新詩《愛》、《訣絕》、《回答》、《老話》以及長詩《自己的寫照》等得到文壇很高的評價。三十年代中期起,他開始致力于莎劇的研究與翻譯。他是我國第一位用詩體翻譯莎士比亞詩劇的學者。

孫大雨先生的莎譯,是基于他在上世紀二十年代中期所創建的新詩格律的“音組”理論,用漢字的音組對應莎劇原文中的音步這一格式迻譯的;莎劇原作每行五個英文音步,他的譯文恰為五個漢字音組。詩行中的音步或音組,可使誦讀時具有節奏感。

這種用韻文體翻譯的莎劇比較符合莎劇原作的風貌神韻。希望這個本子能使讀者在較高層次上欣賞莎士比亞的杰作。

在《哈姆雷特》第三幕第二景中,哈姆雷特有以下一段臺詞:“……須知演戲的目的,當初和現在都一樣,是要仿佛端著鏡子照見人性的真實;使美德顯示它自己的本相,叫丑惡暴露它自己的原形,要時代和世人看到自己的形象和印記。”或許可以這么說,莎翁正是通過哈姆雷特之口道明了他寫作戲劇的宗旨。確乎如此,在莎翁的一個個戲劇作品中,無不充滿著豐富的人文主義精神。廣大讀者在細心閱讀莎翁作品時,當能在這方面有所領悟,從而陶冶自己的情操,提升道德和人格的力量。

孫近仁

2010,5,10.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晋江市| 建水县| 浦东新区| 白山市| 襄樊市| 汶川县| 清河县| 平顺县| 垦利县| 越西县| 宜兰市| 武定县| 江城| 潢川县| 营口市| 韶关市| 靖边县| 彰化市| 健康| 石河子市| 从江县| 麻阳| 平武县| 安泽县| 吴忠市| 哈巴河县| 北海市| 濉溪县| 托里县| 略阳县| 广河县| 六安市| 万荣县| 安宁市| 永仁县| 阳高县| 沈丘县| 台东市| 双鸭山市| 措美县|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