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80章 太廟(完)

“皇爺爺,您為什么要在太廟中,供奉元世祖呢?”

站在供奉三皇五帝和其他開國君主的正殿門外,被老爺子拉著的朱雄英小聲問道。

老爺子目光看向殿內,沒有第一時間回答,而是開口反問,“你可知漢唐宋等過過好的由來!”

朱雄英想想,朗聲開口,“漢是因為漢高祖之前是漢王,唐是唐國公,宋是因為宋太祖的官職是宋州節度使!他們的國號,都是諸侯地域演變而來。”

老爺子一笑,“那你可知,大元的國號由來?”

朱雄英再次沉思,緩緩說道,“元國號出自《易經》,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教課的大學士說過,大元用這種國號,是為了表明,本身對于中華統治的合法性!”

老爺子點點頭,又問道,“那你可知,咱大明的國號出處?”

朱雄英毫不猶豫的開口,“出自《彖辭》中的大明終始!”

“嗯,世上都以為咱的國號,是因為明教,哈哈!”老爺子笑起來,“咱連真神仙都不在乎,還在乎他一個邪門歪道!”

“皇爺爺,大明終始的意義,是繼承前朝嗎?”朱雄英想想,認真的問。

“是,我大明就是繼承大元!”老爺子看著殿內忽必烈的雕像,沉聲道,“當初有人和咱聒噪,說忽必烈本是胡人,當驅逐太廟不可供奉,在咱看來,完全就是放屁!”

“秦至宋,夷狄有分也。至于大元,國號不以諸侯之名命之,夷狄皆為中國子民!”

朱雄英的臉上露出幾分疑惑,“可是前朝大元.......”

“大元給外人的詔書中也自稱中國阿,他們入中國,便是中國!”老爺子繼續開口道,“咱再問你,歷朝歷代,可有疆域超過前元的?”

朱雄英搖搖頭,這個答案是肯定的。

“宋就不說了,就說漢唐,全盛時期,對于傳統漢家之地實行郡縣制,而對于胡人之地,實行的是什么?”老爺子繼續問道。

朱雄英說道,“羈縻,分封!”

“對呀,中原強的時,分封好使,可你弱了,誰聽你的?漢唐最盛之時,幅員萬里。可那只是兵鋒所至,不是疆域。可到了大元呢?”老爺子就在門檻上坐下,開口教導,“到了大元,龐大的疆土實行的是行省制!”

“中央集權!”朱雄英脫口而出。

“對,中央集權。四海之內皆是臣民,都要聽命于中央。無論是漢,還是胡!”老爺子繼續道,“這樣一來,不但把華夷都納入中央體制,而且天下政令,皆出于中央!”

朱雄英似乎有些懂了,元明清三代都和前朝郡縣不同,實行的是行省的制度。這樣一來,就能明確帝國的疆域,也能更好的管理和統治那些地方。

可以說,盡管不愿意承認,但從元開始,華夏的政體結構發生改變,不再是單一的傳統的農耕區域的文明,而是整合了游牧漁獵等多民族的文明。這些文明在數百年的時間內,在以漢文明為主體的情況下,融合成新的,可以包容各個民族,及其有凝聚力的新文明。

正是這種文明,奠定了龐大的帝國疆域,代代傳承。

前世的朱雄英不是網絡上的嘴炮,更不是躲在鍵盤和手機屏幕后面猥瑣的智障。

有段時間網絡上叫囂的什么滿蒙非中華,元清非中國,在他看來簡直就是一派胡言。跟著叫囂的那些白癡,都多余生出來。

因為這種論調的源頭,正是十九世紀二十年代,倭寇島國提出來的。他們的目的在于分裂華夏,讓華夏的疆域變成傳統的漢家農耕區域,從而把華夏跟其他地區分割開來。

讓億萬人,離心離德!

而現在,老爺子這一代人要做的,是把漢胡夷狄,揉捏起來融合在一起。

“你問咱為啥供奉元世祖!”老爺子的臉上帶著幾分鄭重,“他雖胡人,但自認中國,在咱心中就是正統。若咱不認他,則漢胡不兩立!咱建的大明,可不是那么小家子氣的國,而是要天下,一體!”

“大孫,懂了嗎?”

朱雄英撓撓頭,“似懂非懂!”

“以后跟在爺爺身邊,咱教你!”老爺子又牽著孫兒的手,“別看你爺爺讀書不多,可這份氣魄眼光,不是咱王婆賣瓜,歷朝歷代誰能及我?”

的確,別的不說,單看這份胸襟還有謀略,卻是超乎凡人。

老爺子帶著朱雄英,帶著朱標,步入正殿。

徑直走到三皇五帝的雕像牌位前,隆重的跪倒。

“臣總理河山朱元璋,謹奏中國諸祖,三皇五帝!”

“臣本淮右布衣,生逢亂世,父母早喪,衣實無著,沮喪彷徨!”

“亂世朝不保夕,食不果腹,性命危在旦夕。毅然從軍,驅逐暴政!皇天保佑,臣二十五歲起兵,十七年征戰,躬擐甲胄,調度師旅,戡定四方,以安人民。奄有天下,登基為帝!”

“古往今來,帝王之中出身之底莫過于臣。創業之難,也莫過于臣,得天下之正,也莫過于臣!”

“登基以來,感懷身世,一日不敢忘人間疾苦。戰戰兢兢十五年,外抵擋蒙元于漠北,使其不敢南下中原。內,輕徭薄役,與民休息,廣用德政!”

“十五年來,天下稍安,百姓稍免解饑餓之苦,臣終不愧上天之愛,天子之位!”

“正旦降至,臣帶嫡子嫡孫祭拜三皇五帝。諸皇在上,佑我大明萬里河山,風調雨順。護我華夏百姓,安泰平安!”

念完,叩首。

朱雄英在旁邊,和朱標一道,恭敬的叩首。

老爺子抬頭,看看太子朱標,又看看自己的寶貝孫子,忽然露出笑容。

“大孫,對著三皇五帝這些老祖宗,你也念幾句!”

朱雄英不解,朱標急道,“父皇不可,他一個小孩子.......”

老爺子橫朱標一眼,對朱雄英繼續說道,“早晚有一天,你要自己來祭奠太廟,說吧,在這些老祖宗面前,混個臉熟!”

“華夏諸祖再上,皇明朱氏雄英叩首謹奏!”

“天地初立,有天皇氏,澹泊自然,與(北)極同道。”

“后至五帝,三皇五帝造就華夏,代代相傳。夏商周三代之后,由秦傳至大明。”

“國號或有變,然中國華夏萬古不變也!”

“千年以降,華夏疆域拓展四方,子民繁衍生息人口不知凡幾。”

“華夏興旺,皆諸先祖之德,后世子孫永世不忘!”

“今日臣雄英以大明皇太孫之身叩拜諸祖,告慰先祖,華夏將在大明帶領之下,日月昌盛,風華萬里!”

說完,重重的叩首。

老爺子大笑,“說得好,華夏將在咱們大明治理之下,代代昌盛!”

~~~~~

祭奠完成,朱家爺仨起身。

行至功臣廟的時候,老爺子忽然停步,松開朱雄英的手,對朱標說道,“帶他去拜下你丈人!”說著,咧嘴一笑,“讓常遇春那黑面廝看看,他外孫多俊俏!”

朱標無聲一笑,拉著朱雄英邁步進去。

一進功臣廟,肅殺之氣撲面而來。

西邊,越國公武莊胡大海、梁國公趙德勝、巢國公武壯華高、虢國公忠烈俞通海、江國公襄烈吳良、安國公忠烈曹良臣、黔國公威毅吳復、燕山忠愍侯孫興祖。

郢國公馮國用、西海公武壯耿再成、濟國公丁德興、蔡國公忠毅張德勝、海國公襄毅吳楨、蘄國公武義康茂才、東海郡公茅成。

牌位之前,各配享,羊二,豕二。

殿中還供奉著,這些戰死功臣們生前用過的兵器,馬鞍等物。

“這些人,有的你爹我都沒見過!”邊走,朱標邊小聲說道,“對待開國功臣們,切記不可有疏忽之心。每年你皇祖父,都會讓駙馬都尉前來拜祭!”

朱雄英看著兩邊的功臣像,開口道,“兒臣以為,可以設英烈祠,除了我朱家的香火之外,讓他們也能受到民間煙火,也能激勵天下將士的忠勇之心!”

“這個主意好!”朱標笑了下。

這時,他父子二人,已經走入正殿。

正殿當中,左右兩側各有一座栩栩如生的雕像,掛著功臣的名諱。

開平忠武王常遇春、寧河武順王鄧愈。朱雄英仔細的看著,他知道再過些年,這里面會加上幾人,中山武寧王徐達,岐陽武靖王李文忠,東甌襄武王湯和、黔寧昭靖王沐英。

“這便是你外公!”朱標點燃香火遞過去,“去給他上柱香火吧!”

朱雄英小心的接了,慢慢擦在常遇春雕像前的香爐里,然后撩開下衣跪在蒲團上。

顯然,他以皇太孫之身,叩拜功臣是大大的不妥。但朱標只是看著,并沒有說話,相反眼中還隱有贊許之意。

“外公,我來看您了!”朱雄英叩首道。

忽然間,朱標不知想起了什么,狠狠的別過臉去。

等他再轉過頭來的時候,雙眼已是通紅。

開國諸勛貴之中,他和常遇春最為親厚。他小時候,那個爽朗的漢子,每次見他,都要把他抱起來,舉過頭頂,大喊我的乖女婿。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阳曲县| 民权县| 名山县| 姚安县| 镇赉县| 华亭县| 扬中市| 临武县| 江安县| 阿合奇县| 庆安县| 来凤县| 磐安县| 南阳市| 揭阳市| 永德县| 沧源| 呼和浩特市| 大新县| 通海县| 四川省| 军事| 武山县| 甘德县| 阆中市| 万盛区| 启东市| 宣威市| 江达县| 岳池县| 永顺县| 昌图县| 关岭| 精河县| 龙游县| 台山市| 崇礼县| 嘉禾县| 峨眉山市| 霍邱县| 彭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