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聲樂就是一個,讓你從習慣變得不習慣,再變得習慣的過程。”
學習聲樂就是要不斷打碎自己再重組,在你沒有突破那個瓶頸之前,生理上面、心理上面也都會感到巨大的壓力。
比如很多之前沒學過的聲樂的同學,可能一開始是用胸腔呼吸,沒有氣息的概念,用嗓子在唱歌,喉位高得不得了,閉合狀態(tài)不佳,沒有控制聲音的意識等等…但是卻因為天生的音色和節(jié)奏感還有音準讓他在尚未學習過聲樂的時候也能輕松的、不錯的完成一首歌。
而開始正式學習聲樂,通過老師的指導,重新學習呼吸的方法,所以每次開口前都想著要氣沉丹田;
學習了用氣帶動聲音,所以每次都在努力找通道感;
學習了如何找位置掛位置,所以每次發(fā)聲的時候會不自覺的翻白眼想把位置掛在高處;
學習了怎么樣共鳴,所以每次唱歌都在提醒自己輕抬上顎強迫自己積極的調動各種共鳴……
這些只是部分而已,系統(tǒng)地學習了聲樂之后你要注意的東西太多了,你會發(fā)現(xiàn)之前那個唱歌的時候輕松自如沒有任何其他想法的自己已經不見了,你變得畏首畏尾不敢開口,變得每次開口心里想著的不是歌曲的情緒而是每一句話你的位置在哪、你的頭腔共鳴是不是該用上了,你的下巴有沒有放松……
要將這么多技巧熟練掌握,融會貫通,累!
再說學聲樂,不是有唱一首歌相當于跑了幾百米這樣的說法嗎?唱歌是需要肺活量的,我覺得演唱一首成品歌就好像吹氣球這樣。
課上課下的練聲,還要注意保護嗓子,保持狀態(tài),累!!
而且藝考,高三上學期通常都是專門培訓專業(yè)課的,但是作為高考生,尤其是現(xiàn)在高考政策不斷看重藝考生文化素質,也不能丟下文化課呀。一般比較正規(guī)的培訓學校抓專業(yè)課抓得也緊,所以,很累!!!
還有藝考時的競爭力是想象不到的,好多培訓機構模擬聯(lián)考的時候就是一小操場人!一個市里有數不清的培訓學校,而藝考可是要和整個省里的同專業(yè)藝考生競爭滴!心理壓力大,累!
說了這么多,有沒有被嚇倒呢?聽上去學聲樂這條路真的是九九八十一難,那現(xiàn)在你停下來問問自己,你考慮退縮嗎?
學聲樂這條路當然艱辛,不僅僅是學聲樂,表演藝考生,美術藝考生…每一條路都艱辛。可是你問問經歷過高考的,正在經歷高考的普通文化生,他們走的那一條路就不艱辛了嗎?往前的道路總是艱辛的,要想獲得成功,這世間沒有捷徑可言。
無謂是,道路不同,各自奮斗罷了。選擇你所擅長,熱愛你所熱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