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加班的第一天,漢軍便定下了先統一荊州的戰略決策。
但定下歸定下,聶宇沒有立刻動兵。
因為籌備糧草需要時間,而且還要征集大量民夫、船只、騾子,用于調運軍需后勤輜重。
別想了,聶宇沒那么多錢去搞汽車運輸,汽車運輸對古代戰爭確實是降維打擊了,但他自己弄一輛開都夠嗆。
不說這些古人會不會開車,就算會開了,這古代的道路條件是汽車能走的?
聶宇這邊忙著征調民夫、船只和騾車,他也不白征,能來做民夫的都給一份口糧,不用民夫自備,干多少天算多少天的工錢。船只倒是還夠用,因為都是前面在清軍手上繳獲的,也沒有歸還給商人,剩下的騾車同樣按市價算工錢。
大將軍府要征召民夫的命令一下達,百姓們幾乎是搶破頭的去報名。
因為漢軍給他們分田,幫他們打土豪地主,為他們減稅,讓他們有了活路奔頭,如今就連打仗要招民夫,都不用他們自備糧食,還能算一份工錢。
百姓爭先恐后報名當民夫,既是對漢軍的擁護,也是對漢軍的信任,同樣還是趁著閑時,多賺一份工錢口糧。
呵呵,沒錯,在百姓們看來,跟著漢軍打仗,那不是去冒險送命,而是去賺口糧工錢。
后勤民夫的征召很順利,糧食籌措也在穩步推進,因為荊州半府地盤拿下的很早,所以導致秋糧都沒遞解出去,再加上荊州又是湖南戰場的軍需轉運重鎮。
荊州府庫囤積的糧食武器金銀,就是讓荊州圍城一年,都吃不完的。
如今拿來打仗,倒是剛剛好,也省的糧食都爛在了府庫里頭。
期間,聶宇又重新調整了地方的行政區劃,主要是落戶分田的流民太多,部分村鎮容納的人口已經超過上限,土地也變得不太夠分,必須重新移民安置。
而且,大將軍府的輔政官陳興懷,也專門算了一下目前漢軍的財政開支。
看起來似乎是夠用的,因為之前抄家抄了許多浮財,再加上荊州府庫和那些滿人八旗的家財積蓄,攏共加起來便是一筆不費的財政進項。
可實際上,大將軍府的財政開支,從去年至今年,都是財政赤字,并且赤字很大。
一部分是軍費開支(買兵器、防刺服),另一部分就是官員的工資,聶宇大搞分田落戶、分家析產,還搞出了真正的村鎮行政區劃,弄出來許多基層官吏。
這些官吏不乏有著讀書人,好處就是聶宇的草臺班子,也沒那么草臺了,好歹是成了建制,壞處就是財政開支比起偽清時候還要更大。
為什么滿清會有“嘉道中衰”?
直接原因是白蓮教起義,主要原因就是人口增長下,滿清朝廷官府,難以控制越來越龐大的鄉村集鎮了。
皇權不下鄉,就算滿清也不能例外。
滿城壓制的只是縉紳大地主和地方官僚,真正的鄉紳地主,是沒辦法控制,也沒辦法打敗的。
這也是雍正攤丁入畝的局限性,攤丁入畝真就只是讓朝廷得到了稅收,百姓只會因此變得更貧困。
可以說,聶宇整出來的村鎮,在行政區劃上屬于破天荒,同樣在權力深入上,也比歷朝都要來得更強大。
缺點也很明顯,財政開支變得更大,目前的財政赤字不顯,在于前面打仗的戰利盈余還夠用。
這下,聶宇準備打仗的心思也來的更迫切了,之前以為自己很有錢,現在發覺自己還是很窮。
前后花了半月時間,調整行政區劃,又抽調基層官吏。
這些基層官吏,多為前面清丈分田,給大戶宗族拆分析產,如今各縣村鎮都已經分田、分家結束,許多官吏都是空著沒事干,現在抽出來,正好放到新占地盤上。
沒有官吏因此抱怨,反而一個個都非常興奮,他們之前還有些不愿意,覺得漢軍是反賊,還讓他們給百姓分田,得罪了地主,回頭漢軍被滅,可能還得被清算。
可一連半年等下來,漢軍被滅沒等到,反而還越打越強了。
荊州知府沒了,湖北巡撫也被漢軍打跑了,連荊州滿城八旗都被屠了,朝廷不也還是到現在連屁都沒出一個?
這些基層官吏中不乏有著讀書人,他們科舉考不上,郁郁不得志,與其這么繼續蹉跎渾噩下去,倒不如腦袋系在腰間,跟著漢軍一起梭哈搏一把。
聶宇把這些人集中召回府城,也不給他們畫什么大餅,直接把高仿玉璽拿出來亮了一下。
高仿傳國玉璽,那也是傳國玉璽,放到乾隆當面,都可能看不出真假來,拿給這幾個一輩子連湖北都沒出過的本地讀書人來看,那就是天命在漢軍了!
甭管是不是都全信,有了玉璽在手,那也是有著爭霸天下的本錢底氣了。
玉璽畫餅之后,聶宇又對這些官員說道:“本將軍已經決定,要出兵統一荊州府了,待到荊州統一,便由你們前往公安、監利、石首三縣主持分田落戶,對地主士紳進行分家析產。我也不與你們畫餅,但能保證,只要分田之事辦好了,不苛待盤剝百姓,不貪污行賄犯法,都可按功勞升遷。”
“那方玉璽你們也是看到了,本將軍也不與你們說什么天命加身的空話,只告訴你們我的大志,不是什么割據一方,猶為夜郎王國,而是真正反清復漢,驅逐韃虜,恢復我漢家江山!”
這話才是重點,差不多就是直白與這些人說,等他聶家有天坐上皇帝位,他們這些都是從龍功臣,能夠登閣拜相,名垂青史的人物!
事成,身前富貴,身后名望,全都有了。
不成,不成就不成吧!
大丈夫好歹也跟著“雄主”拼了一把,不枉在這世上走了一遭。
二月初,清軍沒來,漢軍先發,而且是兵分兩路。
一路是何順安帶兵,其部大軍先是過江,而后沿著虎渡河,直取公安縣。隨同的還有一眾官員,以及早已出發的勸降書信。
另一路則是白楠領軍,他的任務比較重,需要沿著長江溯流而上,先后攻取石首、監利兩縣。同樣也帶上了隨從安排任命的基層官員。
徐三郎、陳有年與聶宇的本部漢軍,外加還在操練的炮營、擲彈營,全部留守坐鎮府城。
荊州統一戰爭打的動靜不大,但比之去年攻取府城出動的軍隊、民夫,卻要多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