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慶元年(乾隆六十一年),正月初一。
這偽清的年號很有“講究”,都說乾隆在位六十一年,但實際上真的有點講不好。
因為按照十全老大爺自己下達的詔書,乾隆六十年的年末,嘉慶就已經被立為嗣皇帝,又在次年正式改元登基,也就是今天。
可實際上操作卻是,嘉慶登基改元了,然后乾隆退位做太上皇,之后滿朝文武、八旗重臣、蒙古王公繼續給乾隆上奏折,上書由原來的“××叩首恭請皇上圣安”,改為“××叩首恭請太上皇圣安”。
(此圖里,雍正改“奴才”為“臣”,言外之意就是楊宗仁不配,還批了句“稱臣得體”,以顯大度)
然后呢,這還不算太離譜。
真正離譜的在于,皇宮里的時憲書、起居注記錄,同樣也用“乾隆六十一年”,而不是“嘉慶元年”。
(開個玩笑,乾隆有六十三年.doge)
卻說,荊州的大將軍府,聶宇難得睡到了日上三竿才起。
這幾個月忙著造反,幾乎天天都沒法睡好,幸虧穿越后身體比曾經壯實了不少,而且又處在最精力旺盛、無處發泄的年紀。
“少爺,您起了,奴這就給你端水洗漱。”丫鬟小紅聽到屋內動靜,忙說道。
聶宇有些無奈:“小紅,我已經說了很多次,你現在不是我聶家奴婢,可以不用再自稱奴,也不用再稱我為少爺。”
丫鬟小紅眨巴眨巴水靈眸子:“可是少爺就是少爺啊!爹說了,要奴記著少爺的好,盡心盡力服侍好少爺,還有……”
說到最后,聲音不自覺變小了,臉腮也變得通紅。
聶宇聽到這,也不說了,他知道劉叔(管家)是什么想法了。
醉翁之意不在酒啊!
之前說過,他的這個貼身丫鬟小紅,正是劉叔劉管家唯一的閨女,所以送來做他的貼身丫鬟,就是存著給他做填房妾室的心思。
劉叔跟著他爹跟了大半輩子,從小就一起長大,盡心盡力、鞍前馬后,一路從貼身家奴,混到了聶家管事,本身就關系匪淺。
劉叔沒兒子,就一個閨女,娶做正室不太可能,但做個填房妾室還是綽綽有余,也算是與劉叔親上加親,這么多年勞碌效力的回報。
不過現在,聶宇干起了反清復漢的大事,為了盡可能多的團結能團結的人力物力,先是給流民佃戶分田落籍,將宗族地主瓦解掉,接著又帶頭解放家奴,把家奴恢復到雇傭工。
這并不算驚世駭俗,因為歷朝開國皇帝,幾乎都做過類似的事情,比如漢之光武,就曾下旨禁止權貴蓄奴,不允許地方搞人口買賣。
嚴格來說,一直到偽清初年,人牙都算非法,被抓到了那都是要流放殺頭的。
之所以要這么干,他們的目的很純粹,就是單純的增加勞動力,增加治下的戶口人丁,包括鼎鼎有名的“三武滅佛”,本質上也是百姓都去當和尚避稅,沒人種地了。
不要覺得驚詫,覺得古人就做不出這“人人平等”的操作,因為他們的底層邏輯就不是為了“平等”,而是為了讓更多百姓為王朝去種地,大戶們的蓄奴行為,反而影響到了正常的農桑耕作。
聶宇收斂了思緒,小紅正端著水盆進來,伸手擰干濕巾,就要墊腳給他擦臉。
“哎呀~!”
小紅驚叫一聲,因為聶宇抓住了她的小手。
“呵呵,洗漱的事還是我自己來吧!”
聶宇十分自然將濕巾接過,照著前世習慣抹了三把,就算洗過臉了。
小紅耳根子發紅,支支吾吾半天,才轉身小跑著去拿牙刷(這時代有,但聶宇自己買了一個,主要用不慣)。
過了片刻。
聶宇刷過牙,又用毛巾擦了把臉,頓覺神清氣爽,起初的那點尷尬已經消失不見。
“小紅。”
“少爺,奴在這呢?”
“小紅,我說了,你已經不是奴婢,今后可以自稱我,不用再稱什么奴。”
“可是……”
聶宇笑道:“好了,小紅,說起來你也算與少爺我一起長大,少爺還不知你的名字呢?”
“回少爺的話,奴……我沒有名字,來少爺身邊前,爹常喚我幼娘。”小紅還想自稱“奴”,但見到聶宇的臉色,又忙改口道。
聶宇繼續笑道:“既然如此,那我以后便也呼你為幼娘吧!”
幼娘,老實說算不得名字,而更應該算是閨名。
所謂待字閨中,就是說女子出嫁以后,要重新待取一個表字,用在外面示人交流,而閨名只能在家庭內部使用。
聶宇現在問了小紅的閨名,態度已經很明顯:“好了,隨少爺我一道去用飯吧!”
說著,拉著已經羞澀低頭的小紅,便往客廳過去。
反正他已經想明白了,幼娘與他從小做貼身丫鬟,可謂關系匪淺,就算他真的放人出府,對方也難嫁得出去。
聶宇不是渣男,更不是理想主義者,知道自己將來要么滿門抄斬,要么成為皇帝。
一夫一妻制注定在他身上不可能,現在無非多一雙碗筷罷了,還能將劉叔也牢牢綁在他聶家的反清戰車上面。
來到客廳,見到被聶宇拉著進屋的小紅,聶杰人也不反感,反而露出笑容,總算他不白忙活,大老遠把人從宜都一起接過來。
老劉啊!咱這老爺做到這份上,也算對得起你了。
“爹,新年好啊!”聶宇笑著拱手。
上前照常拜年,與后世沒多少不同,也可能是聶宇一家過于土包子,不懂城里大戶人家的規矩。
聶杰人很高興,抬手便將散錢(銅錢)發了下去。
這屬于明清過年的傳統,直接散發銅錢給晚輩和下人奴婢,寓意新年賀喜。
紅包這種東西,到了民國才正式出現,現在還沒有,而且主要也不是為了發錢,只是取個新年彩頭。
之后,小紅被他爹單獨拉過去說話,明顯不像對待尋常丫鬟,聶宇也懶得過問,反正他已經放開了。
來到大將軍府前堂,就見將軍府的文武官員、將領,能來的都來了,人人都是面帶喜氣。
過年了,就算反賊,那也得樂呵樂呵不是。
應該說,如今的湖北,能這么太平過年的,可能也就他們荊州這一片了。
其他地方不是在造反,就是在動亂,要么就是偽清官府壓得百姓活不下去。
“臣(末將)等恭祝大將軍與老太爺福壽安康、武運昌隆!”
馮修永帶頭,一大幫文官、武將拱手說起了吉祥話。
聶宇也同樣抬手笑著回應,又將早已備好的新年散錢一一發了下去。
于此同時,軍中也早已安排下令,這時應該已經開始了聚餐吃肉,順帶領取新年賞錢,這些不是什么彩頭了,而是實實在在的賞錢軍餉,以及正兒八經的大口吃肉。
眾人按規矩拜完了年,接著就是正式議事(過年加班)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