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宜昌大亂
- 哪有什么康乾盛世
- 霸道總裁胖總
- 2182字
- 2025-01-29 15:16:46
宜昌府。
這里是長江上游的末端,也是經(jīng)湖北入川的必經(jīng)之路。
就在距離府城外不遠一處,清軍剛剛經(jīng)歷一場大敗,可戰(zhàn)官兵近乎全軍覆滅,宜昌鎮(zhèn)總兵曾攀桂、宜昌府守備王吉鼎、鶴峰營防苗把總吳尚賢全部戰(zhàn)死。
宜昌知府王冶山站在城頭,看到陸續(xù)往城下逃亡回來的亂兵、青壯,已經(jīng)面色蒼白。
同樣全程目睹了官軍戰(zhàn)敗的宜昌同知,當(dāng)場破口大罵道:“蠢貨……蠢貨啊!曾攀桂、王吉鼎之流,全都是庸人蠢材,統(tǒng)統(tǒng)可殺,該殺啊!”
下面的宜昌府眾官員,也是個個口誅筆伐。
“曾總兵何至于此,這可是五百精銳啊!居然能被寥寥數(shù)百反賊殺到大潰?”
“早說不能主動出擊了,這下好了,白蓮教反賊這一場大勝,若是順勢進攻府城,那我等該如何是好?”
“府臺大人,趕快拿個主意吧!?”
“……”
聽著耳旁周圍眾官嘰嘰喳喳、慌亂嘈雜,王冶山深吸口氣,當(dāng)下大聲怒喝道。
“夠了,都別吵了!”
知府大人發(fā)話,眾官瞬間閉嘴,但目光依舊惶惶,等待知府大人拿主意。
拿主意?他能拿什么主意?
王冶山面無表情,心底早已快要涼透了,城外這全軍覆滅的一千清軍,都是他們當(dāng)初緊趕慢趕湊出來的。
宜昌不如荊州,既不是經(jīng)理前線軍需的重鎮(zhèn),也不是九省通衢之地,更沒有旗人巡撫坐鎮(zhèn),還沒滿城加三百滿洲兵,滿打滿算能用的可戰(zhàn)之兵,就只有已戰(zhàn)死的宜昌鎮(zhèn)總兵麾下親兵五十人,加鶴峰營防苗兵一百多人。
再在城中各大戶湊了三百余人的青壯民夫,他只是宜昌府知府,不是湖北巡撫,手下也沒滿洲兵可供驅(qū)使,面對那些大戶自然底氣沒荊州那么足。
要籌措錢糧,各大戶都不愿意給,一個長陽縣的小小反賊而已,關(guān)他們宜昌府什么事?
宜昌府有高大堅利的城墻,還怕一個縣城的小小反賊,除非長陽縣反賊立刻兵臨城下,就算兵臨城下了,估摸著這些大戶還得推三阻四。
王冶山甚至不敢逼迫,因為他還要為了自己的仕途考慮,這么多大戶豪族,誰曉得誰家在朝野沒幾個沾親帶故的。
惠齡是旗人巡撫,還是蒙古重臣,他肯定不怕朝野里的漢官,大清的漢官在旗人大臣眼里,不過就是連奴才都算不上的狗東西。
可王冶山同為漢官,那就不一樣了,他得為自己仕途考慮。
那就只能和稀泥,各家象征性給點錢糧、出幾個人,那這任務(wù)就算完成了。
宜昌府上下官員也都清楚,無非互相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反正在他們眼里,只是一個小縣里的愚夫愚婦,幾乎都夠不上反賊的級別,出五百人去剿賊已經(jīng)綽綽有余。
可誰能想到,這反賊不按套路出牌啊!
就在一個月前。
宜昌府出動五百官兵前往長陽縣剿賊,可盤踞長陽縣的張正謨卻反其道而行之,果斷將一片廢墟的長陽縣城拋下,丟給了身后來襲的清軍。
接著宛如流寇,在山里繞了一大圈子后,擺出架勢要去攻打宜昌府城。
這可就嚇壞了宜昌府的王冶山,也嚇壞了出兵剿賊的曾攀桂。
宜昌府可戰(zhàn)之兵都給調(diào)走了,就剩幾個城防營充門面,真要是反賊來攻,他們拿什么抵抗?
曾攀桂沒法,為了頂上官帽,不背罪責(zé),只能迅速回兵救援。
清軍追趕一天一夜,總算看到長陽反賊的屁股。
一波沖殺下來,反賊大敗!
曾攀桂志得意滿,覺得反賊不過爾爾,果斷趁勝追擊……不出意外,中了埋伏。
張正謨麾下天運軍多達萬人,可戰(zhàn)健壯教兵更是有著兩千多人,全部手持火彈,漫山直下,疾撲清軍營盤,又另分數(shù)百人前往截斷清軍糧草民夫。
曾攀桂麾下清軍本就組成復(fù)雜,而且兵員稀少,還要分出一部分兵力去運輸糧草輜重,真正能打的有三百人就算頂天了。
三百人打兩千人,近乎十倍的兵力差距,清軍又奔襲一天一夜、人困馬乏,張正謨這邊卻以逸待勞、埋伏多時。
不是什么人都能以少勝多,真正以少勝多的戰(zhàn)役,在歷史上終歸只是少數(shù),武器、兵員素質(zhì)差距不大,甚至近乎相等的時候,那誰的兵更多,武器裝備更好,那么誰就能贏下來。
十倍兵力優(yōu)勢,連攻城都能打下來了,更不用說野戰(zhàn)埋伏了。
清軍敗了!
王冶山?jīng)]有任何法子,只能坐看城外的清軍大敗,而宜昌府城算上城防營(看大門的保安),滿打滿算就只剩三十來人。
這么點人對上鋪天蓋地的上萬反賊,連塞牙縫都不夠。
左思右想之下,王冶山也沒想到什么好辦法,那就破罐子破摔,下令關(guān)閉城門,破壞掉外面的護城橋,而后再去城里的大戶那里要錢。
嗯,只是要錢,大戶給不給看心情。
即便面對這般絕境,王冶山也不敢真的動刀子逼迫,或者說他還心存幻想,巡撫大人會派兵來救的。
現(xiàn)在他要是逼著大戶們捐輸,就算把城守住了,把反賊滅掉了,這功勞也落不到他頭上,反而回頭還得被這些人聯(lián)合清算。
為了自己的烏紗帽,王冶山準(zhǔn)備裝死擺爛。
下面的人害怕,就讓他們自己去想辦法,出了問題也不關(guān)他的事。
知府?dāng)[爛了,下面的宜昌眾官員,先是面面相覷,然后……就沒有然后了。
廢話,知府大人都不扛,難不成還指望他們這些小角色扛?
這不是在搞笑嗎?
宜昌府城外,張正謨花了三天時間來打掃戰(zhàn)場,清點戰(zhàn)利,同樣也發(fā)現(xiàn)了官府在派人出城搗毀拆除護城橋。
張正謨反應(yīng)迅速,派人圍追阻攔,才抓到幾個來不及走的倒霉蛋。
一番細問之下,方才曉得,這府城里的官老爺們現(xiàn)下正在募兵籌糧,似乎準(zhǔn)備“死守”宜昌城。
完全不知宜昌府官員的“死守”只是擺爛,張正謨經(jīng)過一番慎重考慮,又與幾個老兄弟商議,還是放棄了接下來強攻府城的原定計劃。
府城不比縣城,府城是真的城高墻厚,真要打起來,別看他麾下天運軍人多勢眾,但戰(zhàn)力嚴重參差不齊。
前面突襲埋伏,兩千多人打三百人,都能打出一比一、甚至二比一的戰(zhàn)損比。
真強攻府城,立馬就得漏底了。
張正謨率領(lǐng)天運軍撤了,他接下來準(zhǔn)備掉頭南下,去找長樂縣的教中兄弟會合。
把整個宜昌府先攪個天翻地覆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