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民筆記
- 侯永祿
- 547字
- 2021-09-27 11:43:45
拜年要不要推翻?
(1960年2月1日)
每年春節,家家戶戶都到親戚家去拜年。解放后對這個舊的習俗,要不要廢除,成為人們關心的一件事。解放10年來,一年人多,一年人少,有人媚俗,有人廢止,但都不堅決。其原因很多:
1、提倡科學,破除迷信。不燒香不敬神,也不應拜年。凡思想進步的青年都想廢止。
2、提倡新式,反對封建。拜年磕頭作揖的舊禮性當然應該反掉,不要緊的老親戚不去也好。
3、提倡節約,反對浪費。蒸白饃設宴席,浪費財物糧食,窮人過它不起,廢了有益。
4、生產緊張,勞力缺乏。為了使生產勁頭足,任務完成得好,還是少拜為佳。
為什么不禁止呢?不是賭盜煙妓,危害不嚴重,這個拜年的習俗,還有可留之處。
1、生產天天忙,無暇探親,趁此春節,互相看望一番,也無不可。
2、磕頭作揖,原是舊禮,入鄉問俗,因人制宜,可有可無,一般由簡到無。
3、趁此探親之際,互相訪問,交流經驗,顯示成績。回鄉工人、教員、學生還可了解群眾思想情況,宣傳黨的政策。
由此看來,今后的拜年情況是由多漸少。它不是法律的規定,只是情意的表示。
(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并稱為中國漢族的四大傳統節日,自2008年起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在上世紀那個特殊的年代里,“破四舊,立四新”,不少中國傳統文化和習俗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沖擊。)

侯永祿春節拜年走親戚用的“馬頭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