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高級社
1956年春學習了毛主席《關于農業合作化的報告》,各地紛紛轉為高級農業合作社,把原來土地參加分紅的半社會主義性質的初級農業社,轉為完全按勞分紅的全社會主義性質的高級農業社。有的初級社還沒有收獲分配一料,也跟著加入了高級社。
1956年元月22日,我代表路一初級社寫了轉高級社的申請。30日另寫,修改后由侯章甫用大紙寫。3月5日召開聯社委員擴大會,討論了轉高級社的事,26日便在永全家登記土地。27日便在印槐家劃分棉花耕作區。
4月19日召開了高級社成立大會,由8個初級社合并組成。管委會21人,監委會7
人,由靳自榮任社主任,我擔任會計。共22個生產隊,有耕地12700多畝,其中
棉田2100畝,名稱是路井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
我于3月6日赴縣參加縣委農工部舉辦的會計訓練班,做輔導工作,直到25五日結束。為轉高級社做好管理財務的準備,參加的人員共175人。
真可謂:
社會主義來高潮,走不動了就要跑。
八個小社并大社,城里城外心一條。
(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是在初級社的基礎上成立的以主要生產資料集體所有制為基礎的農民合作的經濟組織。其內部建立適應生產需要的勞動組織,基本單位是生產隊。高級社對農民私有化的土地實行無償轉為集體所有。社員土地上附屬的塘、井等水利設施,亦隨土地轉為集體所有。為了滿足社員日常生活需要,高級社抽出一部分土地,即“自留地”分給社員個人種植蔬菜。入社的大牲畜、大農具和非農業工具有償轉歸集體所有。)

1956年8月20日侯永祿轉高級社時的股金清理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