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實用版(2019年版)
- 中國法制出版社
- 587字
- 2021-09-27 14:38:58
第二條 農村土地范圍
本法所稱農村土地,是指農民集體所有和國家所有依法由農民集體使用的耕地、林地、草地,以及其他依法用于農業的土地。
?理解與適用
根據本條的規定,本法所稱的農村土地,主要包括以下幾種類型:
一是農民集體所有的耕地、林地、草地。農民集體所有的耕地、林地、草地是指所有權歸集體的耕地、林地、草地。用于農業的土地中數量最多,涉及面最廣。與每一個農民利益最密切的是耕地、林地和草地。這些農村土地,多采用人人有份的家庭承包方式,集體經濟組織成員都有承包的權利。
二是國家所有依法由農民集體使用的耕地、林地、草地。國家所有依法由農民集體使用的耕地、林地、草地與農民集體所有的耕地、林地、草地的區別在于,前者的所有權屬于國家,但依法由農民集體使用。
三是其他依法用于農業的土地。用于農業的土地,主要有耕地、林地和草地,還有一些其他依法用于農業的土地,如養殖水面、“四荒地”等。養殖水面主要是指用于養殖水產品的水面,養殖水面屬于農村土地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是用于農業生產的,所以也包括在本條所稱的農村土地的范圍之中。此外,還有荒山、荒丘、荒溝、荒灘等“四荒地”,“四荒地”依法是需要用于農業的,也屬于本條所稱的農村土地。
?條文參見
《憲法》[2]第9、10條 ;《物權法》第124、134條 ;《土地管理法》第2、4條 ;《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2條 ;《草原法》第9、10條 ;《森林法》第3條 ;《漁業法》第11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