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生常用法規掌中寶:憲法(2017—2018)
- 教學法規中心
- 649字
- 2021-09-28 12:36:50
第五章 民族自治地方內的民族關系
第四十八條 【保障民族平等】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保障本地方內各民族都享有平等權利。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團結各民族的干部和群眾,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共同建設民族自治地方。
第四十九條 【干部的語言和文字學習】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教育和鼓勵各民族的干部互相學習語言文字。漢族干部要學習當地少數民族的語言文字,少數民族干部在學習、使用本民族語言文字的同時,也要學習全國通用的普通話和規范漢字。
民族自治地方的國家工作人員,能夠熟練使用兩種以上當地通用的語言文字的,應當予以獎勵。
第五十條 【幫助其他少數民族】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幫助聚居在本地方的其他少數民族,建立相應的自治地方或者民族鄉。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幫助本地方各民族發展經濟、教育、科學技術、文化、衛生、體育事業。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照顧本地方散居民族的特點和需要。
第五十一條 【特殊問題與代表協商】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在處理涉及本地方各民族的特殊問題的時候,必須與他們的代表充分協商,尊重他們的意見。
第五十二條 【保障與教育】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保障本地方內各民族公民都享有憲法規定的公民權利,并且教育他們履行公民應盡的義務。
第五十三條 【提倡公德】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提倡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的公德,對本地方內各民族公民進行愛國主義、共產主義和民族政策的教育。教育各民族的干部和群眾互相信任,互相學習,互相幫助,互相尊重語言文字、風俗習慣和宗教信仰,共同維護國家的統一和各民族的團結。